採訪/王作寬 逐字稿/王作寬、陳柔安 撰稿/王作寬 攝影/呂元容

 

  一個秋天的午後,我們訪問到楊小華老師請她說說初到輔大歷史系的心情點滴。

 

 就像一個大家庭

 

  畢業於政大歷史系的楊小華老師覺得輔大歷史系就像一個大家庭,老師間互相照顧,有問題也可以一起討論,大家團結一致。至於校園,則是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中央走道上迎面而來的是兩排高大的樹木,走在樹蔭下頗愜意。在走道兩旁的校舍則是並不零亂,井然有序地矗立在那。而同學們,老師看到社團博覽會,各個社團搭起棚子,賣力地向路過的人群宣傳,整個校園有了他們,越發充滿活力。老師接著說道:「他們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也希望大家在讀書之餘,有不一樣的體驗,才會做這些。」在參加石門山的迎新宿營活動看到大一男生犧牲形象,把自己打扮成女生。老師很敬佩他們的精神,很多男生不願意做的事,他們做了。老師藉此鼓勵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心去完成,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甚至遭人嘲笑。但是我們都應當鼓勵他永不放棄的精神,並且支持他,作為他的後盾。

 

IMAG1149   

楊小華老師

 

  然後談到對自我的期許,老師希望自己的教學內容能帶給學生實質的幫助,並啟發大家對歷史的興趣,要有興趣,才能繼續讀下去。老師也分享國外教學方式和臺灣的差異。在國外,第一堂課教授會告訴大家整個學期的授課進度,並分配題目給同學做,沒有做的人就沒有學分。因此要在沒有老師講解的情況下,自己動手找資料,做成一份報告。而臺灣是老師在臺上講課,同學在底下聽,回去再整理複習。兩者間可謂完全不一樣。老師回憶道:「當時自己也花了一點時間適應。」

 

  另外老師也期望能夠分享東西文化交流、歐洲音樂文化史等主題給大家。音樂創作反映了一個時代,像是20世紀的音樂家,他們的音樂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他們像是一群世紀的文化工作者,用音樂訴說眼前的一切。不過這類的課,還要思考如何進行,以及同學修課意願等細節。所以大家拭目以待吧。接著說到了對我們的期待。

 

想對我們說…

 

  老師覺得二年級以上的同學在讀書、社團活動之餘,要停下來思考進入大學以來專業上學到哪些內容?獲得什麼新知?也要多讀書,拿支筆作筆記,一天一天累積起來,逐漸連成一條線、一個面,是相當可觀的。這些都為自我的「知識財富」,用到時唾手可得。同時要開始摸索想要鑽研的領域,將來為史學界貢獻自一份心力。到了大三、大四則要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多培養一些能力。不過也不要太過緊張,有時在一個機緣下,走上另一條路,並非不可能。

 

  而對大一的同學,老師則是說到上了大學,是一個多采多姿的開始。有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決定,很自由,前提是要自我負責。另外找到自己的興趣很重要,如果不喜歡歷史,也不要勉強,可以輔系、雙學位,甚至轉系

 

  同樣是輔大歷史學系「新鮮人」的楊小華老師,正在體驗輔大的不一樣、品味輔大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

 

IMAG1196  

夕陽象徵著一天的結束,也代表明天將會是全新的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