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王豐亮 攝影/王豐亮

  

  三峽,位於大漢溪上游,由其三條支流:大嵙崁溪、三峽河(三角湧溪)、橫溪共同匯流之處,故名三角湧,日治時期,取其日語近音,所以更名三峽。這些支流裡,以三峽河尤為重要,其源為烏來、三峽邊境的熊空溪,流經中游改稱大豹溪,之後注入三峽心臟地帶便為三峽河,市區及老街便在此河畔興起,百年歲月變遷成就今日面貌。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1  
三峽河畔麗景

 

  倚著車窗,望著街景的倒退、道路的變換,心情不斷起伏,抱著一分尋幽探古的豪情,遙望雲嵐嫋嫋的北插天山,回憶昔日遊歷三峽的思緒,猶記得以前筆者曾陪伴家人,走過白雞行修宮寬敞大道,卻未嘗漫步在三峽老街巷弄中。今日懷著這份感念,踏進橫亙時空的隧道,見證三峽老街的發展。


  下了公車,沿著三峽河畔尋覓古蹤,首先映入眼簾是河彼岸的祖師廟,從三峽安溪國小橫跨三峽河,到祖師廟埕是融古意與新意為一體的長福橋,也是遊客來此的第一站。步上橋身,放眼所望即是三峽市景,橋側走唱藝人口琴聲響起,眼前則是古意盎然的廟宇街坊,腦海裡浮現出文夏(悲戀的公路)的弦律,「放捨著心愛的人,一時心茫茫,車前燈照著街路,夜雨搧車窗。一切戀情已經是無望,何必來再想加添苦疼,啊~~暗暝的~暗暝的公路送阮袂離開」不禁有一股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2  
長福橋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3  
長福門前目光炯炯的石獅

 

  三峽祖師廟,全名三角湧長福巖,最早可追溯到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但現今廟址主要是日治時期所遺留,後來經過李梅樹先生策劃整修,才有今天的外觀,素有「東方藝術殿堂」的響譽。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於此占據台灣。接收台北地區的過程十分順利,然日軍挺進到三鶯地區時,遭受前所未見的頑強抵抗,也為全臺抗日悲歌吹起號角。蘇俊、林久遠、陳小埤等人在隆恩埔(今國立台北大學校區)奇襲日軍,捷報頻傳,日軍遭受嚴重打擊。日軍為報此辱,竟放火將祖師廟及街坊焚燬,清代街坊廟景頃刻間,付之一炬。壯觀華麗的廟宇及純樸古色的巴洛克式建築,乃是經由日治時期、民國政府數度修繕,遂有今日模樣。

 

  駐足在龍騰環繞、雕樑畫棟的廟門前,雄偉莊嚴的廟體,刻畫著琳瑯奪目的石雕,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歷史故事,恰如電影般在眼前播映。雕工的細緻,放諸全台各廟宇,實有其特殊性。大殿的「三層雙龍柱」、「花鳥柱」與「百鳥朝梅柱」是廟宇裡重要的石柱雕刻,亦是筆者走進廟門之後,最吸引筆者目光的焦點。由於石雕比木雕來得耗工費時,造成祖師廟重建一度陷入瓶頸。雕刻師、材料、產地、題材等因素,使得民國之後重建計劃一波三折。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4  

  三峽祖師廟,主祀福建泉州安溪守護神:清水祖師,與北部淡水祖師廟、艋舺祖師廟並稱「北部三大清水祖師廟」。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5  

繡工細緻的藍染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6  
雕工精細的石雕藝術

 

  燃起三炷清香,祈禱此次探訪能平安順遂,亦能發覺不一樣的老街風情。注視著祖師公黝黑顏面,幼年所聽聞的傳說,勾起筆者對祖師公的印象。關於祖師公的傳說為數不少,筆者記憶最清晰的,乃是落鼻的傳說。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越南戰爭爆發,法軍在陸戰失利,轉由訢諸海戰,將戰場延長到台灣北部沿海,砲擊淡水、基隆等地,而祖師公神像每當砲襲來臨時,便會掉落鼻子示警,故祖師公又稱「落鼻祖師」,因此,這則趣聞廣為流傳,即使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略有耳聞。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8    
烏面祖師公神像

 

  走出祖師廟,旅程才正要開始,因為祖師廟的後面,便是三峽老街起點。三峽老街地處三峽區中心地帶(今民權街一帶),傍三峽河所建。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福建安溪人董日旭至三峽開墾,也將清水祖師徙至台灣北部,而街上媽祖廟興隆宮同年落成。清代後期曾是輸送茶葉、樟腦的重要據點,由三峽、大溪山區砍伐製作的樟腦,及數量龐大的三峽包種茶,便由此運往艋舺、淡水等地。日治時期因為街坊被日軍燒燬,再加上1916年三角湧支廰長提倡「市區改正」運動,將一磚一瓦予以重建規劃,老街基本規模正式定調。2004年巴洛克式建築的翻新,為街道增添另一種風情。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09  
祖師廟後方老街入口

 

  踏在先人走過的街道、行過的土地、居住過的幢宅,忍不住有望古興悲的感傷,雖然現存街址已不是昔日清代舊跡,但抗日義士曾經為了這塊土地,擱下手邊的工作,即使是「竹桿接菜刀」的窘境,也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隨時為這片土地犧牲性命。三角湧抗日三傑:蘇俊、林久遠、陳小埤三人大抵都是老街上商行後代,懷著旦夕且死的決心,與裝備精良、火力強大的日軍背水一戰,這份勇氣與傲骨是值得大家效法的,而台北城開城降日的富商與之相比,頗有「雞腿比大腿」之譏。


  漫步在老街上,一間間新穎商店櫛比鱗次的營業,金牛角麵包店面從街頭走到巷尾,信手數來約莫近十家,藍染店舖亦有數十家。但唯一奪走筆者目光的,只有新店面上模糊的舊招牌,隱約可辨出「陳源益」、「洽和油舖」、「趙怡成參行」、「劉捷發商店」等字,顯示出在日治時期三峽商貿發展,依舊十分興盛,甚至勝於清代。有些則以「廖」等姓氏做為店名,或許當時顧客都清楚,此店所賣何物,否則若以現在來看,誠有不得而知之嘆。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10  
老街上舊商店招牌

 

  老街全長260公尺,但實際距離頗有千里之遙,也有咫尺之近。遠的是繁榮之景已不在,,清代三角湧沿岸商船停泊、貿商廣集的盛況隨著大漢溪淤塞而沒。近的是抗日英雄那份熱愛土地、維護自身尊嚴的堅毅,不斷勾動筆者體內熱血,為土地付出的感動。老街走到了盡頭,思緒卻綿延不斷,原本對這塊土地的陌生,到與之同感共鳴。耳邊鳴起那首日本曲(夜空),台語歌手王識賢翻唱(情難忘)「啊~~情海波浪、真情滄桑,敢是註定你擱我無緣再相逢。情~難~忘,這段情只好放心中」或許筆者對這塊土地,這裡的一切,這份情真的難忘了。

 

三峽老街_20131028_王豐亮_11  
老街隅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