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林宇芹 撰稿/林宇芹 逐字稿/洪芷翔 攝影/洪芷翔

 

  當人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地區,其思考便會深受該地文化所影響。身處於不同文化中的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認知與看法也會因此產生差異。同理可知,在不同環境下,歷史的觀點也會因此而有所不同。本次史家周刊訪問到來自澳門的雷志湧同學,藉由這次機會,讓我們深入了解澳門與臺灣在歷史教育上的差異,以及志湧對於歷史的看法。

 


圖一  

採訪對象雷志湧同學

 

開闊眼界,嚮往的異鄉

 

  我們向志湧詢問選擇來到臺灣就學的理由,他從澳門當地現況開始向我們說明。今日澳門有許多外地人士和他們本地人競爭,但是澳門人卻抱怨的多,缺少了自我檢視及省察的視野,進而導致競爭力下降。這樣不積極的態度導致澳門的專業人士,多是來自國外以及少數留學歸國子弟。並非澳門人都不自知此現況,志湧之所以選擇來到臺灣,也是因為老師、學長的建議,要他好好把握大學四年的時間,出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及開闊自己的眼界。

 

  過去有許多前輩向志湧述說在臺灣就學的時光,從他們的描述中,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令他們難以忘懷,臺灣就宛如他們第二個家,這都讓志湧對這片土地充滿了嚮往。愛好旅行的志湧,在一次機會下獨自來到臺灣,得以確認這裡是否真如自己所想像的美好。在這趟旅行中,志湧感受到臺灣人的熱情與友善,體驗到不同於澳門的文化,更加確定自己渴望來此地讀書的意願。

 

兩地的差異,歷史教育

 

  訪談過程中,志湧也提到當地與臺灣截然不同的歷史教育方式。在澳門,沒有臺灣史這門課並不意外,但令人驚訝的是課綱裡對於澳門本地的歷史以及世界史的講述都不多,到高中階段課本甚至沒有界定世界史的範圍,只能透過老師列印的講義,才得以粗略了解這段歷史。對於澳門歷史教育而言,中國史似乎是最重要的,就算有稍微談及世界史的內容,也只是為了補足中國歷史的課程。這樣的教學差異,在志湧來到臺灣之後有更深的體會:「在教授講學過程中所提及的一些世界史名詞,對你們來說或許都是常識(Common sense),但在澳門的課程中卻都是一些沒有講述過的知識。」

 


圖二  

訪談過程中的雷志湧同學

 

 

三種文化,不同觀點

 

  問及志湧對於「歷史」的看法時,他向我們述說自己史觀變化的過程。十歲以前,志湧生活於中國大陸,當時被環境所灌輸的觀念,使他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小學四年級時,志湧從內地搬到了澳門生活,這段遷徙對他而言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不只是因為來到資本主義社會,也是因為此地的教育及資訊取得較內地自由,他才能夠以不同的角度真實地了解自己所處的國家。過去在內地,政府害怕人民獲得知識而產生反共產的心態,所以封鎖許多資訊管道;來到澳門之後,過往遭共產黨迫害以及受文化大革命影響的人們,開始為自己發聲。在澳門較為開放的環境下,志湧得知了歷史的事實,能夠看到中國歷史的另一面;現在他依舊愛著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土地、這個國家,但是已能確實的表明自己不贊同政府的某些作法。

 

  對志湧而言,來到臺灣是人生第二個轉捩點。他在臺灣享受到截然不同的風土民情,同時也了解到臺灣與中國在政治認知上的差異。現在志湧認為「歷史」是值得兩岸三地共同去檢討的,它並非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而是擁有讓人們去學習、反省過去的作用。

 

  這次的訪談過程裡,志湧透露許多過去的心路歷程,也向我們展現自己對於歷史的熱忱。好學又活潑外向的他,希望可以在這四年裡,把握機會學習在原鄉無法獲得的新知;同時也秉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心態,立下環島的野心。期許他能夠在大學四年開拓視野,完成自己定立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