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林宇芹 撰稿/林宇芹 逐字稿/林宇芹、蕭妤珊 照片/本人提供

 

  《史家周刊》創立以來,陪伴系上學生們經歷許多大小活動;周刊也在經歷兩年的發展後,迎來值得慶祝的第一百零一期。今回,我們透過創刊總編楊鈞凱以及副編林凌媺,一同回顧創刊初期的心路歷程。

 

 

圖一.jpg  

右下為楊鈞凱,左下為林凌媺

 

前人種樹之辛 創刊初期

 

  對於擁有想法,同時具備實行力的楊鈞凱而言,周刊製作雖然只是上課時閃現於腦中的念頭,但自言「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他,讓發想不只侷限於腦中,進而逐漸地塑造出《史家周刊》。但為了將已實行的「想法」延續並系統化,楊鈞凱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舉凡寫文、排版等都是阻礙,即使如此,他依然拼命地找尋突破口,參考各種有幫助的雜誌,或是請教他人以克服難關。

 

  後人有所不知的是,在創刊號發行前還歷經了一個月的前置作業時期,這段期間反覆討論著刊物的形式、名稱,以及制度等重要事務,還有招募各項作業的合適人選;不僅如此,現在《史家周刊》能夠有效率地進行:從擬定企劃,討論寫稿注意事項,並決定寫作方式,到最後改稿、發刊的運作流程,都是歸功於創刊前輩經過反覆的考慮、嘗試後,將複雜的環節單純化所致。

 

 

創刊後的轉變 未來考量與文章走向

 

  最初,作為系學會資訊組負責人的楊鈞凱,把握自己身為學會幹部的機會,創設了報導系上活動的刊物,因此,當時《史家周刊》實為資訊組的一個業務。但是在即將卸任、交接之時,卻要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若學會後繼者並無延續刊物的意願或是想改變作法,那麼至今培育起來的周刊接班人將會陷入兩難。為了不讓往後的《史家周刊》同時夾處於學會和本身負責人的尷尬立場,創刊者們便決定要將周刊獨立,自成一個系上社團。

 

  起初周刊是以報導系上活動,以及專訪類文章為主。提及第一篇文章的寫作過程,當時採訪、寫稿以及逐字稿是分別由不同人負責,而今日發展到採訪人等於寫稿者的常態,就是為了避免彼此意見不一的情況產生。周刊同時針對專訪文章的性質與寫作方法有所討論:究竟周刊專訪要寫的是客觀事實呢?還是避開負面問題?林凌媺決定必須如媒體報導般客觀陳述事實,而非虛偽的寫稿,這份堅持最後也受到總編的肯定。

 

  到創刊後的下一學期,除了系上活動已無法供應周刊每周的報導速度,也為了提升寫稿者的意願,周刊慢慢地開始有不同的走向。介紹類文章逐漸增加,新系列主題也會讓團員自己思考並投票決定,使得《史家周刊》逐漸邁向如今日一般,在記載史家事的同時,又有許多豐富的主題文章。

 

 

《史家周刊》 帶給我們…

 

  問及兩位受訪者是否曾經因為周刊而感到有壓力,林凌媺說道,當周刊中有過於堅持己見,或是不尊重團隊運作的組員,都會使得她備感挫折;楊鈞凱則言及自己有兩個壓力源:一是作為團隊領導者的重擔,當每個團員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擁有才幹的人時,他便會盡可能的去完成這份期待,即便過程中面臨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物,他還是努力地用各種方式尋找答案、解決問題;二則是因為喜歡將自己逼到極限的狀態,就如林凌媺所說:「他沒辦法中途放棄,只要開始做了,就要做到底。」

 

  訪談尾聲,兩位史家說到自己在《史家周刊》期間所得到的,除了在刊物的製作上有了收穫,還有人際交往間所獲得的溫暖情誼。《史家周刊》不只是記錄系上的點點滴滴,也讓系上同學與老師們透過周刊的各種訪問專題能有所交流。不管是周刊成員還是一直支持周刊的讀者,想必都會在不遠的將來,感謝《史家周刊》帶給大家的種種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