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許嘉桓 文/許嘉桓 攝影/羅羿萍 逐字稿/鄭英瓊、陳柏安

 


  同樣生活在輔仁大學的文華樓,教授講課、學生聽講;教授課餘做研究,學生課餘讀書、打球、上網……。難道教授們無時不刻沉浸於學海中嗎?又或者教授其實跟我們一般,有「第二興趣」作為生活的調適?透過對陳君愷教授的專訪,發現退去研究者的身分,君愷老師其實是個從吃喝玩樂到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生活達人。

 


  模型,千百種,軍事到建築,甚至是眾所皆知的鋼彈,我們組裝過多少?一腳踏入玩具店,櫥窗裡一架架的模型其中的細膩我們又可曾細細品味?老師自小接觸模型,從買模型組裝,到後來自己拿回收物做佈景建築、塗漆上色,總之自己動手,自小的樂趣,到現在成了研究中零碎時間的舒緩。「我因為研究臺灣史,對臺灣近代建築有相當的理解,到後來有機會出國看到相關建築都能指認,也運用到製作建築模型上。」君愷老師說。或許,研究與興趣也沒有我們想像的如此平行。

 


圖一.jpg  

軍事模型(圖片摘自網路)


  

        有時興趣跟研究也有著陰錯陽差的交集。騎腳踏車,是一種運動。騎腳踏車上山下海到「鐵腿」則是老師小時候到現在的一種興趣。戒嚴時期,洲村曾因疏洪道引發的抗議事件,「那次是高中,騎腳踏車說要去淡水,騎著騎著就看到有人在拉白布條,後來才知道是洲後村抗議。」然而事隔多年後,老師以該事件為研究主題,寫了一篇論文〈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發表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誰知道在先前即有一番不期而遇呢?

 


  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有所涉略?令人詫異的是,君愷老師也自己研究廚藝是和飲品,「工作累了就想自己弄些東西吃啦!」看似稀鬆平常的出發點,不過付諸執行後,認真從電視節目上學、上網看些食譜,以及自己隨興的摸索(幼時還曾發生與姊姊直接把冷凍奶油丟進鍋裡煮湯鬧的笑話)。老師給我們一種「既然有緣分接觸,不如就玩大一點吧!」的認真感。

 


圖二.jpg  

訪談中君愷老師講述自己的興趣

 


  其他興趣種類繁多,有畫漫畫、觀星、學習語言、拉小提琴……,「很多興趣,有的一陣子沒碰了,但技能、記憶其實都在。」訪談老師到這,不禁有疑問,「究竟是研究產生了興趣,還是興趣引發了研究動機?」君愷老師的回答是「雞生蛋、蛋生雞。」誰先誰後的因果關係不是重點,有些時候它們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的作用下,給生活增添情趣又不影響工作與研究,良好的化學反應,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把「時間貧乏」掛在嘴邊,實際上不過是慣性的是把「忙」當作藉口罷了。「所以我說,如果你們老說很忙、社團事情多,真的嗎?我也是過來人呢!事情絕對都能一起做好的。」君愷老師是生活達人,同時也是輔仁歷史系的教授,藉著老師分享時間分配的祕訣,好好學習,我們都能擁有多彩豐富的生活。


圖三.jpg  

感謝君愷老師接受我們的採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