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賴韻安 攝影/賴韻安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錦西街的錦西公園,原只是提供民眾作為休閒娛樂用,直到政府賦予它新名字後,公園的意義從此有了極大不同;值得紀念的並不只是刻在碑上的文字,而是在這些文字背後的人們為捍衛民主及自由所作的貢獻及犧牲。



圖一.jpg  

紀念碑

 

  蔣渭水一八九一年在宜蘭出生,因家庭背景處在底層社會中,造就了蔣渭水日後為社會地位低下人民發聲的志向。公學校畢業後,蔣渭水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日台大醫學院);學校中蔣渭水常跟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討論如何改變臺灣的未來,學校畢業後蔣渭水到大稻埕開設了大安醫院(現址為義美食品);次年開設酒家「春風得意樓」,以此做為中心,結交了許多知識分子。

 


圖二.jpg  

蔣渭水銅像

 

     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宣言,使世界各地都興起民主活動的潮流。一九二一年後,林獻堂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蔣渭水受到邀請一同加入請願運動;懷著要為國家付出的滿腔熱血,蔣渭水在一九二一年九月在大安醫院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在當時發表的《臨床講義》中,他指出臺灣人民的通病:「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以此診斷出臺灣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文化協會的存在便是要醫治這些根植在人民心上的病,並根據問題提出五大藥方:正規學校教育、補習教育、圖書館、幼稚園、讀報社。發表文章後,臺灣文化協會展開教育人民的巡迴工作,由協會人員舉辦講習會來啟迪人民心智,讀報社的存在也加強人民的閱讀能力,在當時引起廣大的迴響。

 


圖三.jpg  

載有蔣渭水生平的碑文

 

  日後臺灣文化協會產生分裂,蔣渭水成立「臺灣民眾黨」繼續積極地演講及散播文化概念,其強勢作風引起了日本政府的不滿而多次將他緝捕入獄,但蔣渭水仍持續貫徹自己的理念為大眾發聲。一九三一年蔣渭水因染上傷寒逝世,他的逝世讓許多戰友感到不捨,但他為台灣民主、自由即啟蒙文化的付出仍持續影響著後世。

 

圖四.jpg  

民眾黨黨員碑

 

  民國九十五年,台北市政府將錦西公園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並設立紀念碑和蔣渭水的銅像。在公園內有蔣渭水當行醫時所研發的復健套路圖騰,以及刻有台灣民眾黨黨員姓名的紀念碑;這些人的努力為臺灣日後的民主社會打下基礎;蔣渭水無懼日本政府的打壓,為臺灣民主及奉獻社會的精神,讓走進公園的人們在運動之餘,能夠飲水思源,珍惜現在這份得來不易的自由。

 


圖五.jpg  

牌樓外觀設計仿照迪化街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以重現當地特色風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