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羅羿萍 撰稿/鄭英瓊 文字整理/羅羿萍 攝影/洪暄玫

 

  身為輔大歷史系的大一學生,將面臨四項必修課程--台灣通史、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學導論。為了讓以後的學弟妹們能更了解切身重要的必修課程,這次《史家周刊》採訪到了教授中國通史的陳方中老師,請教他對教授中國通史的心得經驗和他的教學方式。

 

10154456_846975225329731_4747370702626317987_n.jpg  

受訪者陳方中老師(上)、訪問者羅羿萍(下)

 

念歷史最重要的是好奇心

 

  歷史系學生最需要的素質是對歷史的興趣,方中老師說:「因為歷史跟人有非常緊密的連結,所以學歷史就等於你要去體察人的活動,並知道如何觀察和想要觀察哪個面向。」史料是枯燥的,若無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興趣,是無法面對或解讀史料的,因此要有興趣才能引起學習歷史的動機。

 

  訪問到方中老師認為中國通史的核心價值為何時,老師反問:「那你們覺得核心價值是什麼?」這個答案因人而異。比如:大二可以選修不同的專史和國別史課程,若對美國史有興趣時,就代表對美國的文化有興趣,修習此歷史知識就是一種價值。而學習中國通史是為了讓學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歷史架構,以此為日後大二的國別史或專史的鋪設,其他必修亦是這樣的概念。

 

平常具備的習慣 ─ 多閱讀、多思考、自我覺察

 

  興趣和動機固然重要,但要如何培養學習歷史的能力,首先是閱讀。大量閱讀書籍和史料,能更有效率的組織框架,並且補上完整的血肉,形成整體知識。每本書的內容與寫下他們的作者有著極密切的關係,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的立場之下,一定會出現差異性,因此便需要多方攝取,方能更接近真相。當有著大量知識的作為支持後,就必須開始思考及自我內化,把濃縮後的概念組織起來,形成框架;思考的同時也是在進行自我覺察,覺察和思考下的產物,才是自己學習到的東西,而不是一味的描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還需要時時挑戰自己的就有觀念,就必須懷疑你相信的一切,即是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

 

  在經過多方思考、反問、資料佐證後,才能暫時把一個歷史真相當作正確的。為何是「暫時」?因為在時間的推移,史料和古物會越來越多,容易被挑戰,所以只能稱為暫時。相對地,如果經過長久時間的考驗,還能留存下來的歷史觀念便是千錘百鍊。例如司馬遷的「究天人之命,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觀念,歷經兩千年至今依然受許多史家的認可。因此建議讀歷史可以先藉由增加閱讀相關著作,並嘗試整理其中的脈絡,思考再內化,有助於培養歷史的思維。如此循序漸進下,便能察覺歷史的本質和意義,也能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