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峻偉  圖/網路

 

  《吶喊》(Skrik),共四幅,皆為相同景物,分別以蛋彩紙板(1893,現於挪威奧斯陸國立美術館)、粉臘筆紙板(1895,現為私人收藏)、蛋彩木板(1910,現於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蠟筆紙板(1893,現於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流傳於世。而畫家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在1892年1月22日的日記裡對它是這麼描述的:「某天傍晚,我正走在小徑上,道路一旁是城市,另一旁是在我之下的峽灣。我覺得疲憊、不舒服時,便停下來看向峽灣。當時正逢日落,雲被染成一片血紅,我感到一股尖叫聲,穿越自然洶湧而來,而這尖叫聲,好似只有我聽見一樣。於是,我畫這幅畫,將雲畫成真正的血紅,色彩尖叫著。這就是《吶喊》」。該系列畫作除廣受後世流傳,亦被視為表現主義繪畫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更詮釋了孟克的畫作風格。

 


圖1.jpg  

圖為1895年粉臘筆紙板《吶喊》

 

  孟克的畫風源於其父之影響。其生於1863年,父親(Christian Munch)為一位醫官。由於母親與他才華洋溢的姊姊(Johanne Sophie)皆於他年幼時死於肺結核。痛失妻女的父親,將這悲劇解釋為上帝的聖罰,並常以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鬼故事訓誡孟克,使他自幼對於死亡感到不安。又因羸弱的免疫系統不耐寒冬,常被迫離校數月以靜養身子。為了消磨時間,孟克開始做畫,畫作也因父親教育的關係,常表現出較沉重的色彩。

 


圖2.jpg  

愛德華.孟克。攝於1921

 

  這也是為何孟克會因小徑旁的景色,而創作出《吶喊》這幅混雜著焦慮、痛苦、孤獨感的畫作。不過,對於這畫作的靈感,專家們卻有不同的意見。有一派的學者稱《吶喊》並不僅是孟克的有感而發,而是來自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的爆發,所謂血紅色的雲,其實是火山灰將天空染紅。但另一派的學者卻不支持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孟克是一位具有傑出才華的畫家,而不是前者口中那僅憑印象畫作的庸俗之輩。這一派的學者認為其靈感是融合了屠宰場與精神病院的印象,其屠宰場之景象可從埃克伯格(Ekeberg)山丘小徑眺望證實;而精神病院的解釋,則是作畫當時,他那躁鬱症的妹妹( Laura Catherine)正於埃克伯格的精神病院裡接受管理。除此二「靈感來源」之外,尚有眾多的「解釋」與「證據」在學者們的筆裡爭吵不休。

 

  不論是何種緣故,此畫作承襲著其作者內心最直接的深刻印象與筆法。而面對那焦慮、不安的過去,孟克曾說過:「自我有記憶以來我便一直深受那沉重的焦慮感之苦,而那也正是我努力想表現在我畫作中的情感,如果沒有這焦慮感及病痛之苦,我應該就會是個沒有舵的船」他的憂慮,正是他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結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