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峻偉  圖/曹峻偉

 

「你找大觀義學?那應該在大觀路吧!」林家花園旁的店家好心的替迷路的筆者解答。

「國家第三級古蹟?這附近的第三級古蹟是林家花園啊!」路過的大嬸順勢搭腔。

 

  穿越過板橋林家花園,走到了文昌街附近,便可發現「大觀義學」近在眼角。逢進門,即有孔子雕像豎立於眼前,而更深入則是香爐與孔子神像,這保有歷史意義的書院,受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如此榮耀光芒,卻被林家花園掩蓋,連當地人都不曉得。

 

 

圖1.jpg  

入門即見的孔子像

  「大觀義學」之所以位於林家花園旁,其來有自。早期,泉漳械鬥十分嚴重,而林家為漳州人,傳至林本源家族時,由於受到了激烈的漳泉械鬥影響,便一改以往林家對械鬥消極態度,除從原住址桃園大溪搬遷至板橋,也致力消除泉漳長久之宿怨,但在晚期,林本源中的「本記」林國華已早故,僅剩的「源記」林國芳在身亡之前,泉漳之械鬥情形依舊紛爭不斷。到了1862年,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繼承板橋林家後,由於自幼便觀漳泉械鬥成長,於是兩人聯手將消除泉漳械鬥之任務更推上一層樓。除了讓妹妹嫁給泉州人莊正之外,還出資建立大觀學社(1863),後又改名為大觀義學(1873)。在書社建立後,便由莊正主持,招收泉漳弟子讀書,漸漸的將長久之仇化為無形。此外,書社的建立,還帶動了板橋當地的文教風氣,改善了當地的風俗民情。

圖2.jpg  

孔廟

 

  大觀,作為諧音「大官」之意,願入學便能求得官位,而大觀,更是指以宏觀的眼光觀望社會,這樣的教育中心,現雖同過去教育之用,但以往的教室已不復見。在歷經日治時期改為公學校後,大觀書院又自1928年改為板橋幼稚園,而後又於1967年改名為大觀幼稚園,目前由財團法人大觀書社管理。觀其現狀內部之設施,除孔廟部分還殘留著歷史的痕跡,大多以改建為幼稚園教室,那文人書生教室的光景,已隨著歲月長眠,永不復存。然就孔廟部分而言,在門口即可見「至聖先師」、「文昌帝君」等燈籠高掛。建築物共有三道門,中門深鎖,兩側門為出入口,在入屋內,便可發現孔子神像,牆上掛著當年創學的碑文,而上課的古鐘亦孤掛於兩柱之間,像極了孤立於此的孔廟。雖然大觀義學周圍已改建,失其原貌,但仍可藉由這片段的歷史遺跡,留由眾人想像當年的弘光。

 

圖3.jpg  

孔廟內部

 

 

圖4.jpg  

古大鐘

 

 

圖5.jpg  

牆上碑文

 

       曾經做為化解泉漳械鬥的大觀義學,帶動了板橋文書之風,卻在現代化的衝擊下,歷史意義漸漸的消散在世人心中。也難怪周遭的店家會對於這國家第三級古蹟毫不知情,除了林家花園盛開的光芒遮掩住了它的光彩外,它也只是微弱的歷史光輝,佇立在街角,由路人毫不知情的走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