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張儷馨 圖片/張儷馨

 

圖一.jpg  

相連的武廟、文祠及文開書院

 

       步出停車場,映入眼簾的整片古建築,是由武廟、文祠及文開書院相連而成,壯觀的設計,獨立於塵囂,為鹿港居民們的心靈淨地。在充滿歷史韻味的此地,人們可隨著鹿港的幽靜,領會醇厚的書香氣。

 

燃起學風之心火

 

       武廟及文祠於嘉慶年間落成,為官民合資所創建,武廟主祀關聖帝君,保佑當地商業;文祠主祀文昌帝君,為學子向學之信念,除了信仰寄託,武廟及文祠亦為鹿港重要的社交場所。鹿仔港理番同知-鄧傳安,發覺鹿港之文風雖然興盛,卻無適當場所供學子們共同上進,因此鼓勵地方人士捐款,於道光七年(1827)完成書院的興建,取名「文開」,以紀念荷據時期於台灣奉獻的「開台文化之父」-沈光文。

 

       文開書院之創立,使得鹿港向學之氣更為繁盛,先後成功孕育六名進士、九名舉人、百名秀才,十分輝煌。然日治時期迫於政治情勢而停學,更名為「北白川宮紀念堂」。民國64年,書院遭遇火災,直至民國73年才修建完成,此後書院周圍成為民眾休憩的好地方,每逢考季更是為考生祈福的重要場所。

 

圖二.jpg  

文開書院於民國74年為政府指定之第三級古蹟

 

建築特色

 

       書院建築之格局為三進二院的設計,為三川殿、正殿、後堂。其中值得注意之處,為三川殿之構件仍為道光年間之棟架,甚為寶貴。正殿為祭祀之用,主祀朱子,配祀海外八寓賢,後方則為老師授課之處;後堂為昔日院長起居室。

 

       文祠前方,有一半月型之池塘-泮池,對書院師生有著重大意義。書院教師招收學子,先領學生繞池三圈,若其撿芹菜(勤)三片,則收之為徒;如書院學生考試高中,師則於泮池築燈籠橋(登龍),領學生走過,並至文祠叩謝文昌君的庇佑。

 

圖三.jpg  

泮池

 

       現今,文開書院內部皆開放民眾參觀,昔日學堂亦可入座體驗,因與文武廟相連,使得每年大批考生於此祈福,為承襲此書香興盛之古風,更是奮力一搏。文開書院無論於古於今,皆可謂為鹿港學風上之核心支柱,傳承著歷代的勤勉與祝福。

 

圖四.jpg  

學堂

 

圖五.jpg  

文祠內滿滿的考生祈福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