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英瓊  拍攝/鄭英瓊

 

  一踏入真理大學,立刻感受到這座校園清靜美麗的氛圍,漫步在微風徐徐的綠蔭大道,彎過轉角,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四合院,這便是鼎鼎有名的「牛津書院」。西元1882年,馬偕博士親自規畫監工的「禮學堂大書院」歷經一年的時間如期竣工,為了感恩熱情捐款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鄉親,特將書院英文名字取為"Oxford College",故後人稱其為「牛津書院」。

 

圖一.jpg

真理大學堂

 

  牛津書院最為與眾不同的是中西融合的建築風格,以兩進兩護龍格式的傳統四合院為主體,其他西方建築部件為輔。閩南式紅瓦屋頂上並非西式教堂常見的小帽尖(Pinnacle),而是中國尖塔的造型,是為因應中國式建築改良之;屋簷下方是傳統廟宇的泥塑鵝頭飾,有別於傳統的鵝頭和如意雲,馬偕博士將其設計為船錨和波浪,以示他飄洋過海、在淡水落地生根的決心。

 

圖二.jpg  

凹壽型前廊、女兒牆、氣窗、中式小帽尖

圖三.jpg  

左為傳統泥塑額頭飾,右為牛津學堂的泥塑額頭飾

 

  在傳教期間,馬偕博士不忍學生們「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席」,便回鄉募款,建造牛津書院,除了文史、天文、地理等基礎學科,亦教授醫理、臨床實習及音樂等新式科目,為台北地區培育了許多傳教、醫療、教育的人才。身為台灣第一座西式學堂,牛津書院不但是台灣通識課程的先驅,更為淡水地區栽培了大量擁有西學知識的學生,使淡水的社會發展越來越現代化。現今牛津書院已成為真理大學和基督教長老教會放置校史和長老教會北區傳教文獻、文物的展覽處,也是中央政府認證的國家二級古蹟。雖然書院已不再是授課地點,但其對淡水地區的教育貢獻之精神仍然存在。

 

  明亮的陽光從一扇扇彩窗灑入,照亮了馬偕博士的遺像和其學生為感念師恩所贈之拓印「春風」字樣的匾額,彷彿在提醒後人,縱然馬偕博士回歸於上帝懷抱,但他的大愛與對淡水的貢獻是永不抹滅的。院外漾漾春池印照著書院和禮拜堂、兩旁欣欣向榮的大樹和湛藍的青空藍天等生機勃勃的景象,似乎證明著這一切的初衷。若大禮拜堂上的彈頭型拱門窗代表著「虛心祈禱的手」,中西合璧的牛津書院便是馬偕博士努力虛心了解台灣文化,為了大眾犧牲奉獻的證明。

 

圖四.jpg  

相互映照的牛津書院和大禮拜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