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瀞云 圖/網路

 

  十七世紀是荷蘭繪畫的黃金時代,革命勝利使荷蘭擺脫西班牙統治時期對宮廷和教會的依附。繪畫藝術從宮廷解放,不需依靠特權階級和教會,繪畫的對象也不再侷限於神話和宗教,而是更廣闊的現實生活領域。同時,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也使得中產階級增加,這些新興上流階層熱衷於對藝術的追求。當時照相機尚未發明,人們欲留存自身相貌以作紀念,進而流傳至後世,往往會請畫家來繪製肖像,肖像畫因此蓬勃發展。

 

 

圖一.jpg  

《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

 

  一六三一年,林布蘭.哈爾曼松萊(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受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公會所託,為他們繪製團體肖像畫。一般而言,群像畫的酬金由每一位參與者共同分擔,若有特定的肖像特別突出,便會遭到其他出資者抗議,畢竟沒有人願意付出同樣酬勞卻只被畫在角落的一隅。在這樣的限制之下,群像畫的構圖經常顯得平板單調,宛如紀念冊上的團體照一般。

 

  然而林布蘭卻在這幅畫中大膽摒棄以往的形式,採用富有情節性的構圖,充分體現其革新精神。畫面描繪著一群醫生正聚精會神地聽著名醫學博士--杜普教授講解解剖課,畫布右下角放著一本解剖學講義,烘托出課程進行中的氣氛。此幅畫作有一顯著的特點,即真實、精確地刻畫出人物形象,並巧妙運用明暗對比的方法使所有人物顯得和諧而生動;畫面中,可看出杜普博士正以沉著老練的姿態授課,一旁的學生們則神色各異,深刻又真實的表現出醫生們嚴肅、認真的研究精神,同時,林布蘭運用他的巧思讓畫中一位醫生手裡拿著一張羊皮紙,上面列有八位被畫者的姓名,這樣一來,既不影響整幅畫的內容,又滿足訂畫者們的需求。

 

  《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為林布蘭帶來巨大的成功,以及如雪片般飛來的肖像畫委託,並使他一躍成為荷蘭享譽盛名的肖像畫家。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林布蘭人生的高峰,其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藝術事業蒸蒸日上,作品也日臻成熟,日後更創作出一系列著名作品,成為荷蘭人心中無可取代的藝術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