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允婷 圖/網路  

 

「我向來不畫空洞的東西。無法掌握的東西,是要如何畫呢?藝術若是離開了生活感情,畫家的作品又是怎麼樣讓看的人感動呢?」這樣的繪畫理念是台灣畫家李石樵〈1908-1995〉著墨的要點。他在15歲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日籍老師石川欽一郎啟蒙,開拓創作領域,而後赴日深造,作品多次入選帝展。李氏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的四年間(1945-1949),完成了多幅大型的群像畫,觀其內容,皆在不同的層面反映了台灣的社會現實,甚至隱含著批判的意識。

 

圖一_李石樵田家樂.jpg

李石樵的《田家樂》,以油彩創作繪成,於1949年美展中提出,畫幅達157 x 146公分,現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寫實主義的人物群像為主要創作題材是李石樵早期的創作風格。《田家樂》即是李氏此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這是李氏於1949年第四屆全省美展所提出的畫作,當中以李石樵自己的家人作為繪畫中的主體,描繪了當時戰後光復初期,農民在豐收的季節中,休息片刻的情貌。畫幅中顯示的是李氏泰山老家收割曬穀的景象,背景遠處的觀音山與一片金黃的稻田,與正在傾倒稻穀的工人,相映成明媚的豐收景象。前景是李氏家族人物享用餐飯的畫面,此時應是農家忙碌的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但若細察畫中的人物、色調與神情,皆略顯沉重。其中右前方坐在竹凳上的長者是李石樵的父親,雙手緊握而表情落寞,眼神凝於眼前的孫兒,畫面左方是李氏的妻子正在哺乳,同時也照顧著手上端碗吃飯的女兒,皆未顯露出一絲欣喜的神情。只有身在母親懷抱中的嬰孩,因吸吮乳汁而顯露出靜謐滿足的神態。而兩旁手持扁擔竹耙農具站立的一男一女,則以靜止的姿態和凝重的表情望向遠方。

  以上是單從繪畫圖像中的所呈顯的方式所做的分析,那麼《田家樂》的歷史意義該如何解讀呢?別於多數學者僅從純藝術角度分析,或一致將其視為具有農家和樂並充滿希望的意象。藝術史研究者夏亞拿則將李氏此時期的畫作,放入戰後台灣的社會政治背景中,並深刻考察其社會脈絡。以農業政策而言,提出國民政府遷台以來,行政長官公署採取隨賦徵購及繳納實物為米穀徵收的主要手段,這讓農民與地主在通貨膨脹的狀況下,面臨雙重的壓力。政府收購穀米的定價過低,遠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用低價收購實際上價格較高的穀米,對農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李石樵家中經營碾米廠,同時為擁有土地的自耕戶,更能體會當時的農民在光復後一連串的農業政策下,豐收卻無奈的心情。此畫雖名為《田家樂》,但在畫面上從人物的暗色調處理,表現出內心沉重的情狀,而不見題名中的樂,學者或許將之解讀為,李石樵在面對社會與政治的局勢的狀況下,透過畫中隱晦地表現手法表達對時局的看法以及無奈的心情。就如同李氏曾言及「繪畫是社會的反映,應該和大眾生活結合才有意義!」。在身處於的戒嚴體制高壓統治之下的李石樵,以《田家樂》一畫質疑了農民樂之所在,並意味深長地向當局者表達自己的心聲。

 

參考資料:
1.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2.夏亞拿,〈戰後初期〈1945-1949〉──李石樵的寫實群像畫與台灣社會〉,《議藝份子》第10期,2008年3月,頁57-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