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洪瑄玫  撰稿/項祖安   文字整理/項祖安  攝影/施鈺婕

 

  身為一個歷史系學生,在學習的路上常會遇到許多關卡,而「史學方法」這門課則是當中具代表性的課程--以論文的形式展現其學習的成果。這次,史家週刊邀請榮獲刊登上《史苑》七十四期的羅易同學,分享她以〈東西園林的比較〉為題,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所學習的方法與經驗。

 

圖一.jpg

採訪者與羅易同學

題目的選擇

  大多數修習史學方法的學生,常會面臨選擇題目的窘境,羅易同學則因其母為園藝設計師,耳濡目染之下,對其有一定的瞭解,加上曾修習過張省卿老師的藝術史,並於課堂上做過相似類型的主題報告,讓她較快找到方向。而她也考慮日後進入研究所,朝著類似的領域做更深入研究,遂決定以〈東西園林的比較〉為題做為未來的墊腳石。

 

研究與難題

  對羅易同學來說,蒐集資料是撰寫論文中最為困難的部分。由於台灣一手資料較少,台灣學者於此領域的研究也是鳳毛麟角,相比之下,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數量上雖多,卻同質性過高。幸而得益于網路的發達,她得以搜索豐富的外國資料作為參考。而為何會選定《園冶》這本著作來當作東方的代表,羅易同學則表示,對照中國古書裡的相關領域著作中,《園冶》為其中較精闢、契合題目度較高的專書,因此才由它來與錢伯斯爵士的研究相呼應。

 

圖二 .jpg

採訪時的側照

 

  隨著採訪進入尾聲,羅易同學也分享修習史學方法這門課的要訣。她認為,應提早設定好題目的方向,方能於大二時修讀相關課程以奠定基礎,亦可為大三撰寫史方論文時鋪路,節省時間。而後,只要能夠明確抓住欲提出之論點,欲完成一篇論文,便不再是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