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許嘉桓       圖/取自網路


  《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不僅是迪士尼早期(一九二三年至一九六六年)標誌性的動畫作品,更向大眾證明動畫的可能性。一九二八年以米老鼠(Mickey Mouse)為主角的作品《汽船威利》(Steamboat Willie),使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的卡通家喻戶曉;令人惋惜的是,即便如此聲名大噪,當時卡通依舊只是充作正片放映前的娛樂。

 

圖一.jpg

一九二八年,第一部有聲卡通《汽船威利》


  「迪士尼的愚蠢」(Disney's Folly)是美國媒體在《白雪公主》上映前的評語,予以惡評的原因不少,如該片在製作過程中不斷超出預算;動畫史上亦遍尋不著這般長度的動畫片供華特‧迪士尼參考。也因為以往不曾有部真正意義上的「動畫電影」,所以才難以令大眾對此抱有正向期望。


  然而迪士尼卻跌破眾人眼鏡,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於好萊塢卡塞劇院(Carthay Circle Theater)上映的《白雪公主》以「彩色動畫電影」的嶄新形式獲得空前成功。此後這部長達七十四分鐘的動畫長片為動畫史、美國電影史及迪士尼公司締造無數紀錄。這一炮而紅的電影新寵也使華特‧迪士尼第二度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自此以後,迪士尼不單只創造卡通,也成為動畫公司的製作大廠。

 

圖二.jpg

上映前遭人嗤之以鼻的《白雪公主》


  儘管《白雪公主》處於經濟大蕭條的黯然氛圍之下,它卻突破逆境並獲得大眾青睞。《白雪公主》的出現對動畫史意義非凡,更是未來動畫電影的基石;回顧美國動畫片發展,一般以一九三七年為起始,不僅是該片於動畫史上的開創性,更因它陪伴無數世人度過黑暗,並使歡樂延續至今。


圖三.jpg

白雪公主與七位小矮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