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宣翰  圖/吳宣翰

 

         與其他首都型城市相比,柏林的規模不算太大,也許因為是50年前分裂的緣故吧。德語教科書上每每提到柏林,講述的多半是布蘭登堡城門、新國會大廈、勝利女神像、柏林電視塔、亞力山大廣場或是大大小小不同的國際展覽,但提到地下鐵建設,令人悲傷惋惜的莫過於東西柏林的分裂,如東西向的2號線,柏林分裂時,更有過站不停,或是整個月台上布滿東德警方的緊張場面。

 

        順帶一提,身為輔大的歷史人,若有參與過省卿老師的課堂,對柏林博物館島〈德語:Museuminsel〉也許不陌生,筆者偷懶,不敢挑戰老師的課,這也是我從有修課的同學口中聽來的。與維也納西站不同,參訪柏林的觀光客多半會直接坐火車柏林中央車站,新火車站大樓也是2006年方才啟用的;可惜的是,目前台北並無直飛柏林的班機,台灣旅客必須經由法蘭克福、慕尼黑等地轉乘火車或是轉機前往。

 

圖一:柏林中央車站啟用紀念碑上列名時任總理、交通部長等人。.JPG

柏林中央車站啟用紀念碑上列名時任總理、交通部長等人。

 

圖二:柏林中央車站外觀.JPG

柏林中央車站外觀

 

        戰後、分裂、統一,柏林儘管有近50年不是首都,但仍然是國際的焦點,這個城市飽受國際對納粹批評、共產主義防線的前哨站與德國統一後是否將帶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國際恐慌與玩笑話。戰爭的緣故,使原本的歷史建築、城市規劃付之一炬,最出名的莫過威廉一世紀念教堂〈德語: 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鑑於19世紀末,但卻在短短不到50年的光影中於1943年大轟炸裡,教堂主體全毀,戰後經柏林市民的力爭,不僅保留殘破的教堂鐘塔,更再旁邊新建出現代感的教堂,儘管令人有時空交錯或是違和感的建築設計,但是筆者心想,這不僅僅是為了給世人戰爭殘酷的教訓,也是德國人重視歷史與文化的精神表徵吧。

 

圖三:導覽的帥哥賣力講解。舊教堂周一至周六 1315、1400、1500免費導覽團。.JPG

導覽的帥哥賣力講解。舊教堂周一至周六 13:15、14:00、15:00免費導覽團。

 

        儘管帝國時代是帝都,但是柏林的夏洛騰皇宮還不為位於波茲坦的忘憂宮〈德語:Schloss Sanssouci〉有名,往往也是遊客錯過的,遊走在皇宮之中,體驗的不是霍亨左輪家族的大氣與文化的學習,讀過德國作家塞巴斯提安‧霍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的《不含傳說的普魯士》〈Preußen ohne Legende〉中就能理解,如何一個邊疆侯爵,在蠻荒之地經過文化的學習,侯爵本身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後,角逐歐洲勢力分配權,其中擺設令訪客很難看不出來,末代侯爵身兼第一任普魯士國王的斐特烈一世本身還是有那財大氣粗的日耳曼人本色,遭人們戲稱「軍人國王」也難免了。

 

        人文柏林,當然也要提提鼎鼎大名的博物館島,1999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無庸置疑的為柏林做重要的資產,但說來諷刺,島上五座知名的博物館都是19世紀建置的,也許是德意志為了展現不輸英、法西歐強權在海外,尤其是上古文明地區所搜括來的文化成就,所設置的一系列博物館。舊博物館〈德語: Altes Museum〉1830就竣工落成,最晚建成的則為柏德博物館〈德語: Bode-Museum〉,1904年啟用,建築風格更為獨特,較前面其他四座博物館風格不同,屬巴洛克式的,相當醒目。

 

表一:博物館島上博物館一覽

 

博物館名稱

德語名稱

落成年代

展品特色、主題

舊博物館

Altes Museum

1830

古羅馬帝國藝術收藏品

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

1855

古埃及Nofretete女王的胸像與其他莎草紙鈔本典藏

舊國家美術館

Alte Nationalgalerie

1867

19世紀以來的德國本地畫作與雕刻

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museum

1878

兩河流域文化與新巴比倫帝國的伊西達城門〈Ischtar Tor〉

柏德博物館

Bode-Museum

1904

中古時期、拜占庭藝術

 

 

圖四 舊博物館前的噴泉與草坪.JPG

舊博物館前的噴泉與草坪

 

        舊博物館外左側則是柏林大教堂〈德語:Berliner Dom〉,此教堂也是霍亨左輪家族的教堂,參觀是需要付費的,也是在德國為數不多的付費教堂。對文化歷史不甚興趣的旅人則能在晴空萬里下的教堂外廣場草地享受日光浴,等待同行的歷史控旅伴出來博物館。這也算是博物館島上的小小享受吧。

 

圖五 經Karl-Liebknecht Straße 看柏林大教堂.JPG

 經Karl-Liebknecht Straße 看柏林大教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