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丁品惟 撰稿/丁品惟 攝影/張儷馨

 

  時間,它就像流去的潮水一樣不再回流,卻能在人、事、物上留下改變的痕跡,對於史家而言,探求環境的變與不變,更能印證學以致用的道理。這次有幸能採訪歷史系的陳識仁老師,分享他前往中國北京進行學術研究之際,所見北京的風土民情。

 

訪談過程.jpg

訪談過程

 

  隨處可見灰牆灰瓦的胡同,住戶們穿梭在巷弄間的熱絡寒暄,古色古香、富有人文氣息的古都,這是昔日北京給人的形象,然而今日的北京卻不同以往。識仁老師九年前為取得研究相關資料而前往北京,本以為能一睹聞名遐邇的胡同風光,卻只見政府為迎接奧運的來臨而著手進行都市更新,見證胡同在時代洪流下不得走向拆除的命運。為此,老師感嘆道:「多數人對於北京城最古老的印象與想像,便是胡同。在巷子中行走細細品味歷經數個朝代的遺產,但在環境開發的過程中,全都消失了。」字裡行間透露出對於歷史遺產未受到適當保護的遺憾與惋惜。

 

  隨著經濟飛速的發展,北京市區在各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除建築自胡同平房走向現代摩登的高樓大廈外,就連物價也今非昔比。老師憶起就讀碩士班時說:「當時購買中國歷史文獻類的書籍非常便宜,好比《史紀》一套帶回臺灣折合新台幣約十五元左右。而如今與台灣的售價差異不大,若精裝書反而更昂貴。」除了書籍外,老師還提到九年前於北京吃一頓飯,僅須新台幣十五元,但近年再度前往時,同樣的物品卻已漲了兩倍的價格,以往便宜價格早已不復存在。

 

  此外因物價飆漲過快,加上民眾所得分布不均,仇富情節也因此出現於社會中。識仁老師笑談到一次在中國搭計程車的經驗中,曾親眼目睹到在狹巷中,計程車與賓士車相互對峙的情況,原是相互禮讓便能輕鬆解決的事情,卻因司機不肯讓行而僵持不下,直到老師提出禮讓的要求後,司機才不情願的倒車。事後司機說:「你如果開的是一般車,我就讓;可是你開的是好車,我就偏不讓!」從此事便能看出中國因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使仇富心態逐漸在民眾內心生根。

 

  在訪談的尾聲,問及對北京的看法:「我對北京沒有太多的感情,但對於一座昔日的皇朝帝都,今日的國家首都而言,它因過度的開發,導致藏於民間代表北京庶民文化的象徵遭到破壞。為了追求繁榮的過程,使部分舊有的事物遭到放棄。」老師對此感到不勝唏噓。因政府需求而拆除具有歷史價值的人文遺址,使學者從事探索人文歷史的過程,僅能依賴與經歷過去的耆老對談、補足殘存的歷史碎片。這些歷史景觀的改變,帶給窮畢生之力在復元史實的史家,只有對歷史實體文化在歷史洪流裡消逝的感嘆與不捨。

 

訪後合影.jpg

訪後合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