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淨伃  圖/楊淨伃、呂元容

 

  避暑山莊,是僅次於紫禁城的一個重要行政據點,每年夏季,清朝皇帝總會到承德避暑,並且處理關於外族的政務。承德避暑山莊,建於1703年,1792年竣工,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之興建,避暑山莊之規模始現。

 

避暑山莊,一個「對外交涉的中繼站」

 

  比起其他的行宮,避暑山莊的興建算是晚的。每年夏季,皇帝總會離開炎熱的北京到附近山中避暑。除此之外,康熙皇帝還會不定時的至塞外「北巡」,以維持與北方各部族的關係。北巡路線一般至內蒙古,因此從北京到內蒙古的木蘭圍場這一段長路上,便陸續修建行宮提供皇帝休憩。1701年,康熙皇帝至木蘭圍場行圍,無意間發現河谷間一處「蔚然深秀,舊無人居墓廬」處,便下令在此興建一個行宮,正是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興建完成後,皇帝開始以此作為避暑之地,同時也在此處理關於外族政務。每年農曆四、五月份到此;九、十月份再回京。由於一年中有幾乎半年都在此處理政務,避暑山莊也儼然成為僅次北京紫禁城第二個重要的行政中心。皇帝常常會在此接見邊疆少數民族的使節、處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因此避暑山莊也可以說是一個「對外交涉的中繼站」。

 

圖一.jpg  

避暑山莊

 

目前現存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的結構基本可以分為宮殿區及苑景區,全部占地共五百六十四萬平方公尺。宮殿區是平時皇帝生活起居處理政務之所,共有四個區域:正宮、東宮、松鶴齋及萬壑松風等四區建築。苑景區則有湖區、平原區及山區三個區域組成。這些區域巧妙利用園區中原來的湖光山色,打造出了塞北及江南風光。更有甚者,康熙及乾隆兩者,先後擬定了避暑山莊山十六景,共七十二景。不同的是,康熙訂定之景色名稱為四個字;而乾隆所訂定的景色名稱,則為三個字。

 

  從麗正門一進入避暑山莊的區域內,就能感受到一股涼爽的氣息,宮殿區域的色彩不似京城如此華麗,全用朱紅色裝飾,而是保持木頭原色,如此反而多了一種莊嚴肅穆感。原先的宮殿區域目前已經被規劃成博物館,介紹關於避暑山莊的歷史,以及將保存於避暑山莊中的器物加以保護、展示。

圖二.jpg  

永佑寺及舍利塔

 

  苑景區中,湖泊區域位於宮殿區以北,目前有七湖八島,多仿江南園林景觀。例如有名的煙雨樓、金山亭、文津閣、滄浪嶼等,皆是仿南方建築。煙雨樓是仿嘉興的煙雨樓、金山亭則是仿鎮江之金山亭、文津閣為仿寧波的天一閣、滄浪嶼則是仿蘇州的滄浪亭。草原區則是大部分由試馬棣為主體。除此之外還包含萬樹園及甫田叢樾兩景。在此區的永佑寺是山莊內最大寺廟,可惜目前只剩下舍利塔。其他廟宇主體只剩下基石。再越過草原區,是避暑山莊的山區,占主面積四分之三,由於東、春季為防火季,因此園區也限制人員進入山區內,無法接近,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圖三.jpg  

避暑山莊的夕陽

 

懷柔宗教政策,不可或缺的存在 「外八廟」

 

  若要提及避暑山莊,便不得不提及分布在避暑山莊附近的十二座廟宇。此時二座廟宇並非成立於同一時間,但是為了稱呼方便,並稱為「外八廟」。外八廟的存在,一直以來被定位於「懷柔」政策。此外八廟,幾乎都以藏傳佛教為主,甫以不同的建築風格。例如普陀宗乘之廟,遍級似西藏的布達拉宮,甚至有「小布達拉宮」之美名;而安遠廟,俗稱「伊犁廟」,按照新疆伊犁河北的克爾克固爾扎廟舊制所修建,所以帶有濃厚的新疆風格,和一般藏式建築或清式建築都大相逕庭;須彌福壽之廟,一般稱為「班禪行宮」,是仿照班禪駐地日喀則的扎實倫布寺所建成。外八廟中保存最完整之寺廟為普寧寺,取名為普寧有「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之意,仿西藏三摩耶建制修建此寺。十二座寺廟各有不同作用,也各有不同風格,但因為年久失修,有些建築保存的並不是如此完整。

 

  避暑山莊,可以說是帝王治世的藍圖,是整個國土版圖的縮影。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中心,目前更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遊避暑山莊,可以感受當時的那種皇家的悠閒氣息,也可以親眼看見幾百年前,皇帝眼中看見的美景。

 

圖四.jpg  

湖中一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