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許嘉桓 圖片/摘自網路

 

  中國藝術文化發展的歷史可謂淵遠流長,至今生活中依然可見不少傳統藝術的蹤跡,但不可避免的是仍有一些表演藝術逐漸遭世人所遺忘,最終將默默地隱身,轉化為新時代之「影」。作為中國傳統戲曲之一,皮影戲深植於中華民族的記憶中,雖難以確定起始年代,不過後人可於漢代班固的《漢書‧外戚傳》中見得影戲雛形:「……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武帝臣子見皇帝思念已故的李夫人,於是請來方士招魂以解其相思之苦,此段故事不僅使人理解武帝之情深,更是一篇值得後人研究皮影戲歷史的資料。

 

圖一.jpg  

皮影戲的演出樣貌

 

  傳統戲曲於中國藝術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單是因其娛樂性,更因戲曲將表演藝術與文學等各方面相結合,形成中華文化既獨特又具專業性的傳統戲劇。其中將民間工藝與戲曲相融而生的皮影戲雖可追溯至漢代,但真正形成具有故事情節的戲曲則是到宋代以後才能尋得相關記載。如宋朝張太史在《明道雜志》中述及:「京師有富家子……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戲。每弄至關羽,輒為之泣下,囑弄者且緩之。」此文雖是用以諷刺富家子弟的奢糜,但也可見得皮影戲表演在宋代已相當普遍,更常以史書記述之歷史作為劇本。影戲發展至元明清時代始呈現地方化特色,例如不同派系間獨特的影偶,地方方言的演出區別更是不在話下;往後清朝至民初是皮影戲的鼎盛顛峰,達官貴人平時培育戲班子待節慶表演為尋常之事,《乾隆遊江南》中如此描繪當代盛況:「府城此戲極多,隨處皆有,若遇神誕,走不多遠,又見一臺,到處熱鬧。有雇本地戲班者,有京班蘇班者。」可見戲班文化不僅興盛,遇到重要節慶時,甚至有戲班不夠必須奔走其他省邀請的情形。

 

圖二.jpg  

戲台後戲偶實色彩繽紛

 

  然當今社會,何以皮影戲的繁榮光景不再?是否為今日快節奏的步調對皮影戲產生阻礙?回顧皮偶製造過程費時費工:從獸皮的處理至上色,對雕刻手藝之講究,皆非一時半刻能成。此外成品更有存放不易的問題,皮偶對於溫、濕度十分敏感,日曬和使用皆易使之褪色,種種困難使長時間的皮偶處理過程顯得可惜。歸根究柢,皮影戲於近代面臨最大的難處即是其作為生活娛樂之價值正逐漸消逝,現今已難於大街小巷見得戲曲表演,皮影戲自是如此;在表演的功能淡化後影戲便轉而走向傳承皮影藝術或發展皮偶裝飾性的特色之途。

 

圖三.jpg  

一人操控多個戲偶是老師傅常用的絕活

 

  皮影戲如各式戲曲般隨著歷史而演變、進化,如今也未停下改變的腳步,但隨著演出者與觀眾銳減,當今皮影戲只能在影偶上有番較量,過去戲臺上互相叫陣的熱鬧景致走入歷史。即使如此皮影戲的旅程尚未止步,投影沙畫的動態藝術、影偶裝置藝術等都是此傳統藝術的嶄新道路,甚至是今日發達的電影產業,最初發想也與皮影戲所使用的技術密切相關。皮影戲集歷史淬煉之大成,直至近代仍能不愧對過去風華並從不同面向回報傳承者與觀眾的期望。

 

圖四.jpg  

戲偶的精雕細琢可見一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