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軼雋  圖/陸軼雋、網路提供

 

  中國的傳統戲劇中,有一類歷經六百年常演不衰的戲劇,它融合了文學、舞蹈、音樂、戲劇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在二千零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它,就是崑曲。

 

  崑曲,因其源於江蘇崑山而得名,史稱崑山腔、崑劇,別名崑調、南曲等。明代嘉靖年間,戲劇家魏良輔改革出「崑山水磨調」,宣告中國戲劇的崑曲時代到來,同時劇作家梁辰魚為崑曲創作了大量劇本,奠定其牢固的文學基礎。明萬曆年初,崑曲已擴展至江浙多地,士大夫亦將崑曲帶入北京,與同為南方戲劇唱腔的弋陽腔成為宮中戲劇,時稱「官戲」。清代嘉慶年間是崑曲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家家傳唱的繁榮景象,但伴隨國力衰退與唱腔發生「花部」與「雅部」兩大爭辯,崑曲的影響力漸趨衰落,導致一九四九年前,中國境內已無純粹的崑曲劇團。近年來由於中國政府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崑曲才再度在各地上演。


圖一.png  

昆曲演出

 

  崑曲藝術之所以能傳承近六百年,是因它雅俗兼得的藝術品格。原先僅流行於吳中地區的崑山腔,經過元明兩代改革,糅合北曲的優點,成爲全國流行的戲劇之一。此外,流麗、悠遠、輕柔、曼妙的曲調,也是崑曲能夠征服觀眾的秘訣,除了傳統伴奏鼓、板外,更加入笛、管、笙、琵琶等樂器,形成「水磨調」格律,充分展現出吳文化中典雅、柔婉與香軟的特色。

 

  除音樂外,崑曲也融合舞蹈與歌唱的藝術,使跌宕起伏與纏綿悱惻的劇情更富張力;文與曲的優美組合,使崑曲表現出濃濃的詩情畫意。而當中國傳統戲劇發展為傳奇後,劇本的故事情節更為豐富,提供崑曲源源不絕的創作題材,這些美學特點,令崑曲成為中國雅俗共賞的戲劇。

 

圖二.jpg  

筆者與台灣崑曲藝術普及者白先勇先生合影

 

  在台灣,崑曲藝術的普及與推廣,相較於中國大陸更為深入。民國四十年代後,台大、師大、北一女中等校成立學生崑曲社團,由徐炎之、張善薌夫婦等老師負責教授。民國七十七年,台灣第一個業餘崑曲劇團「水磨曲集」誕生,並不定期舉辦公演,帶起崑曲在台灣的戲劇界的知名度。

 

  學校社團的成立,文壇學者也致力於崑曲藝術的普及,最知名者為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白先生長期研究崑曲的唱腔、劇本等,於民國九十三年主持製作崑曲作品《青春版牡丹亭》,隨後開始世界巡演,在各地引起熱烈的迴響。《青春版牡丹亭》以青春、活躍的風格,吸引大批年輕觀眾關注這門古老的戲劇藝術。筆者期盼有更多學者能持續進行研究與推廣,帶領大眾進入崑曲這項優美的藝術作品,使崑曲能持續流傳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