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暄玫  圖片/網路資源

 

  中華戲曲發展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培育出各種型態的表演方式。而其文藝傳至台灣,亦結合在地文化,形成土生土長的戲曲──歌仔戲。

 

圖一.jpg  

落地掃

 

台灣本土,多元融合


  結合說唱形式的車鼓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發展而成的「歌仔」,於宜蘭落地後,演變為遊行踩街,串場流動表演的「落地掃」。結合當地的車鼓陣,形成了小戲,之後吸收了崑曲和京劇等大戲的元素後,逐漸構出完整的戲曲形式。而這也就是本土戲曲──歌仔戲的原由。


  歌仔戲之唱詞是以參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歌曲穿插於劇情中為其表演的形式。最初,「歌仔」為主要的曲調,之後吸收了其它劇種的曲調和民間歌謠,使歌仔戲音樂更加豐富,以《七字調》及《都馬調》最為常用。不似其他戲曲常以假音的美聲表演,歌仔戲多以真嗓演出,且對白也較為通俗,以歌代替對白,使演員於曲調中進行對答。

 

圖二.jpg  

電視劇歌仔戲代表──楊麗花

 

多型態演出,歌仔戲不亡


  從最初始的落地掃到野台戲的外台演出,其大多皆是為酬神之用途。直到營利性質的內台(舞臺式)歌仔出現,於舞臺佈景、燈光及服裝開始較為講究,演出也較野台戲嚴謹。逐漸發展後更有其他表演型態的歌仔戲出現,如廣播、電影、電視劇。一九七零年代的電視劇又以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台,台視楊麗花、中視黃香蓮與華視葉青為當時代的代表。


  在臺灣歷史脈絡裡,歌仔戲的發展曾於不同時期因時局政令的影響而受到壓迫,如日治時期一九三七年開始的皇民化政策與一九四七年國民政府的國語運動。於時下被迫改以不同語言、服裝進行演出,且表演的形式和空間受到限制而扭曲,但在歷代藝人的努力傳承下,以及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歌仔戲重新獲得發展的動力。



圖三.jpg  

明華園

 

在地戲曲, 永續傳承

 

  發跡於台灣的歌仔戲,具有包容性、自由性、通俗性三大特色。在戲曲的發展上不斷吸收其他戲曲、曲調元素,並接收不同的技術,於表演設備上做更多的改良,使歌仔戲包含更多內容,使其形式更為活潑而多元。演員在表演上也不會有太大的限制,能夠自由地發揮。由本土發展的歌仔戲,在表演上較貼近在地人的生活,自然且親切的表演,常受大眾的歡迎與喜愛。


  近期,開始有部分優秀的戲團以推出精緻新戲為目標,將劇本、曲調重新編寫,重視舞臺設計及演員的服飾與裝扮,演員的演技、身段及唱腔也都是其加強的重點。既是希望將優良傳統傳承下去,也是期許能將在地的戲曲文化推廣出去,揚名國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