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儷馨  圖/網路

 

  《清明上河圖》為反映北宋社會市井最膾炙人口的佳作,畫布上,熙來攘往的人們栩栩如生,畫自最右側的市郊風景,到中段的汴河與虹橋,再到最左邊的市區鬧景,處處描繪出當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圖》突破藝術作品習以為常的靜態呈現手法,以截然不同的俯瞰視角及人物的動態描寫吸引大眾的目光。

 

圖一.jpg  

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528.7釐米長,目前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時期的畫家張擇端所繪製,其名則為當時皇帝宋徽宗所取。部分研究此畫的學者認為 ,「清明」代表天下太平之意,「上河」則是指汴河的風光,細分此圖可分為郊區、河道景況、市區三個獨立的部分來觀賞,各取中線觀察,即可發現皆有交通事故發生,意外所發生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如驢相撞,或是船槳的倒塌等,每一處都細膩描繪,此為張擇端令人敬佩之處,更是《清明上河圖》能在中國藝術作品中佔有一席之位的關鍵因素。

 

圖二.png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目前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然關於張擇端所繪製《清明上河圖》的內容,一直是各派學者爭論的議題,且至今仍未有定論。如對畫中季節的探討,就分成春季與秋季兩種說法,認為是春季的學者指出《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代表清明時節,故應為春天;然依畫中描繪出因煤炭的不足,驢跟隨主人送炭進城的畫面,及燒炭火而造成過量的煙霧,判斷其為秋季可能性較高。

 

  由於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受歷代畫家所喜愛,因此仿作本不斷問世,其真跡地位則經歷一段波折才確立。因從北宋後一直未找到真本,使乾隆皇帝特地命五位宮廷畫師臨摹,繪製出後稱清院本的臨摹本,而在嘉慶年間尋獲真本後,為顧及乾隆皇帝的顏面,故將張擇端所作之《清明上河圖》列入皇室石渠寶笈之中,並稱為石渠寶笈三編本。

 

  而張擇端的畫與清院本兩幅畫之間的比較,更是人們觀賞後討論的焦點。如畫中央的虹橋在張本中更是有著顯著的地位,此橋原為木製,宋代以特殊的木工技術所築成,不同於明清時代仿作的《清明上河圖》中的石橋。且大部分的學者認為,張擇端所作的畫更為生動,因可清楚觀察到宋代人們的生活,畫中虹橋上相當熱鬧,大量的船隻上下貨的景象,亦呈現了汴河漕運對宋代城市的重要性。古言:「蘇湖熟,天下足。」南方的物資藉由漕運至北方補給,顯現出南北方物資的不同與河運的交通運輸地位。

 

  《清明上河圖》的特色,除水路與陸路的生動交叉,與動態及靜態的巧妙連結外,最特別的是它不同以往畫作常有「畫面被選擇」的情形,亦即只有重點物件,而忽略背景的現象。張擇端鉅細靡遺地將北宋城市的景況,像現今攝影手法一般,以俯瞰的視角將北宋京城的畫面「拍攝」下來,傳達出不同一般畫像的視覺印象。

 

  《清明上河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亦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稱。其對中國歷史及藝術有著重要的貢獻,即便我們仍難以將其列為客觀的史料,但它呈現的景物對我們了解北宋京城市井有著巨大的幫助。畫中精緻的內容,除帶來了無與倫比的震撼,更令我們對這位細心且耐心十足的畫家深深打動,不禁為這個替北宋帶來生命的靈魂,致上最深的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