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賴韻安 相片/賴韻安

 

  隨著時代革新,傳統的觀念有了轉變,過往處於弱勢地位的人們得以掌握平等機會爭取自身權益;然而多年的認知偏差無法在短時間內矯正,整個社會依然存在歧視。工作待遇、教育方式、對特殊族群之偏見等,這些過於極端的歧見,導致弱勢群體不斷為了追求平等而奔走,他們採取的方法相當多樣,如走上街頭、參與政治、法律陳情,或出版相關書籍,並成立書店推廣自身理念。

 

圖1.jpg  

書店招牌

 

  為了倡導女性意識,於1994年成立的女書店不單專注在婦女運動、性別平等、兩性關係等議題,且出版販售相關書籍。書店陳列的書多為女性作家撰寫,並設置婦女研究相關之學術論文專區,讓人能閱讀這些平時甚少接觸的資料。店內亦設有交流空間,若對議題有疑惑或需要意見諮詢,工作人員都會親切地提供資訊,使顧客滿載而歸。除了書本販售營運,無論是時下盛行的社會運動、近日上演之藝文展演、公益活動,或是兩性平等委員會的宣導,在此處都能看到其蹤跡。

 

圖2.jpg  

女書店代表形象

 

  近年來女書店不僅關注於女性意識,與此息息相關的親子教育、多元性向等方面也做了深度探討,進而促使人們注意到鮮少探討,卻非常重要的議題。若這些問題能得到改善,社會也將趨近和諧;為了此目標,女書店不侷限在單調的口號,而是拓展出多樣化路線,以文化薰陶改變歧視的目光,讓大眾學會以女性視角看待社會。

 

  女書店提供了良好的發表媒介,讓總被邊緣化之女性意見逐漸受到重視;被壓迫的女性也有管道抒發情緒,夾在兩性間的議題不再是禁忌或家醜,而是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透過女書店推廣,遭忽視的聲音得以伸張,即使相當緩慢,但社會確實循序漸進的往前邁進。總有一天,兩性中間的牆會被打破,迎向真正平等的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