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熒 圖/網路

 

  安樂死,意指安然、無痛苦地死去,然而這種選擇性的死法,存在著許多爭議性,其涉及範圍之廣,經濟、道德、倫理、社會等都有所牽扯。於世俗觀念中,人的生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沒有人能促使生命的完結,而傳統醫德上,醫生須全力以赴創造奇蹟。但這些觀念真的全然正確嗎?當人們以道德為藉口阻止安樂死的同時,我們的理智是否也被情感所約束?

 

圖一  

積極陪守植物人的護士

 

  人類讓生命誕生,亦有權讓其消亡。許多人會認為,死亡是如此的悲愴,帶來消極的心理、精神的負擔,讓人無法承受。當重症患者終日被點滴拘束行動,僅能望著慘白的天花板時,他們有權終結自己脫離痛苦,畢竟在遭受無止境的折磨時,唯有死亡能讓人徹底解脫。然而非身處其境的人難以了解,重症求生才是最痛苦的,安樂死給予病人更有尊嚴的死法,能減少痛苦與死亡的不確定性。

 

圖二  

把想申請安樂死寫在紙上的人

 

  安樂死能改變社會對於死亡的傳統思維,當人們的生死觀念不被世俗所束縛,精神方面的進步也能有所推動。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倘若無法承受親人在痛苦之下與世長辭,人的抗壓能力將因此削弱,精神壓抑也會日趨緊繃,整個社會便處於較消極癱瘓的狀態。

 

  當安樂死被合法執行,在政府與醫療資源方面也能得到節省。它們並不是無限的,減少其浪費便有更多的資源能合理地應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此外,家庭因患者醫療費陷入糾紛的例子更不在少數,安樂死不但能減輕家屬的經濟負擔,更舒緩照料病人的精神負擔。

 

圖三  

因醫療費用陷入痛苦的家屬

 

  要議論安樂死,最重要仍為病人本身的想法,它對部份人而言,是理想的終結及救贖。能夠安詳地離開人世,不讓病魔掌控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尊嚴,無法得知自己正確的死亡時間,亦會使人處在長期驚恐之中。接受安樂死,掌控自己生命的長度,闔眼前也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們應正確而客觀地看待死亡並接受,促進心理層面的進步,讓病患擁有抉擇的權力,理想地走到人生終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