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呂欣儒 照片/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

 

  時間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對德國進行一系列攻擊後,盟軍部隊順利進入歐洲大陸,同時著手救援受到納粹迫害的無辜生命。逃過死劫的兒童多數被安置於波蘭華沙的兒童之家,該單位收容具有身體或精神障礙的戰後孤兒,並利用各種方法幫助他們走出陰影,而本文的主角泰瑞莎(Tereska)也是被安置於此的戰後孤兒之一。

 

泰瑞莎的家 圖一.jpg  

泰瑞莎在黑板上畫出雜亂的線條,一如她惶惑不安的眼神

 

  戰爭後期,隨著集中營相繼解放,許多納粹的惡行惡狀也被公諸於世。即使仍有為數不多的受害者倖存下來,但因為長年飢餓、過度勞動與傳染疾病,他們個個骨瘦如柴,甚至無法行走,這些成年倖存者背負著孱弱的身體與痛苦的記憶,踏上漫長而艱難的復原之路。

 

  然而救援出來的兒童更是少數,由於納粹認為集中營裡的兒童是「多餘的」,且為「危險種族」,泰半抵達滅絕營後不久即被殺害;未受殺害的兒童則成為人體實驗對象或勞工,備受虐待而喪生。據估計,納粹在此次大屠殺中共迫害多達150萬名兒童,其中包括100多萬名猶太兒童、數以萬計的羅姆(吉卜賽)兒童、生活在收容所中身心殘疾的德國兒童、波蘭兒童以及在德國境內蘇聯占領區生活的兒童,而像泰瑞莎一樣能夠受到安置的孩子,多半也已身心俱疲。

 

  本照片攝於1948年某日,當時兒童之家的老師要求孩子們在黑板上畫下印象中的「家」,有些孩子尚能畫出房屋、家具,乃至家人與寵物,但輪到泰瑞莎上台的時候,她卻拿起粉筆,伴隨著困惑的表情,在黑板上畫下如打結毛線球般雜亂無章的線條。在相片中,我們能看見泰瑞莎眼神空洞地望著鏡頭,經歷戰亂的恐懼表露無遺,同時也帶著些許疑惑不安。她的眼神彷彿望穿記憶所及的一切,化作黑板上的圖畫;既混亂又模糊不清,與其說這樣的圖畫是對「家」的印象,更像是歷經戰爭的恐怖和失根童年的寫照。

 

  這張照片不僅表達了泰瑞莎當時的心境,也著實將她與其他受害者的驚魂甫定表露無遺。此照是由以兒童為題材的戰地攝影師大衛‧西摩所拍攝,曾被選為恐懼、創傷與大屠殺等相關書籍的封面,亦是兒童慈善基金會──泰瑞莎德國基金會(暫譯,原文為Germany foundation Tereska)的象徵圖像,並刊登在《LIFE》雜誌第26號上,其中一段對照片的敘述,點出戰爭對兒童的影響:「兒童所受的傷不只有表面可見的傷口,那些心中的悲傷往事是需要時間療養的。」

 

  結束為期六年的世界大戰,同盟國開始收拾納粹留下的殘局。縱使納粹大屠殺的行徑受到紐倫堡審判懲治,並依《波茨坦協定》對德國、奧地利進行「去納粹化」,但這樣的歷史傷痕依然無法得到彌補。那些幼小靈魂在集中營所受到的衝擊,將在脆弱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他們對於過去和現在的認知,或許就像泰瑞莎畫的「家」一樣凌亂。雖然這些痛苦無法被分擔,但透過兒童之家與相關機構溫暖的陪伴、協助,至少能讓這些孩子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並不孤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