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蔣寅文  照片/臺灣舊照片資料庫(註一)

 

 

  現存的臺灣歷史照片中,神社照片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陌生,因為日治時期基於統治需要而相繼於臺灣各地修築多座神社。照片中的「開山神社」(圖一)則是日本在臺政權首座神社,但是仔細一看便會發現,祭壇雖然擺設著神道教的裝飾,屋頂樣式卻明顯透露出中國傳統的閩南式建築特色。此一對比不免令人感到好奇,不過當人們追溯至其1895年以前的名字,或許會恍悟道:「原來如此!」,其名為「延平郡王祠」。

 

圖一.jpg  

大正3年的開山神社

 

  延平郡王祠所供奉的神祇──「國姓爺」朱成功,即是臺灣人所熟知的鄭成功。鄭氏長久以來影響臺灣漢人的社會文化,除了被尊稱為「開臺聖王」並建廟供奉,坊間亦流傳許多軼聞故事,從食物名稱的由來到英雄事蹟等。從這些故事不僅得以感受出臺灣漢人對他的崇敬,也與他當初統治的中心臺南做了連結。由於鄭成功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因此歷代統治者也期望透過這位「國姓爺」來贏得在臺漢人的認同,如清政府時期,沈葆楨曾上疏追諡鄭成功;日後日本人則利用其日本血統來消弭和漢人間的隔閡,並進一步將本國的神道教信仰紮根於臺灣。

 

  這張由日籍作家鹿島櫻巷所拍攝的照片中,觀者清晰可見鄭成功的祭壇上布置了神道教祭祀之用具:注連繩(註二〉以及垂於其下的紙垂(註三〉和注連子(註四〉,廟的正門口則放上鳥居、石燈籠。經過此番日式的增建,這座位於今日臺南市的廟祠轉為開山神社,而國姓爺則搖身一變為日本神祇,甚至每年為其舉辦祭典。想必這是一心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生前所始料未及,自己竟會因日本人想拉攏漢人而被納入神道教信仰。後人單純為景仰及感念他的地方,無形成為臺灣本土與外來文化相融的最佳見證。

 

  二戰以後,國民黨初遷臺時急欲灌輸他們所謂的「祖國文化」,第二張照片上可發現原有的神社樣式遭到移除,甚至連一部分保有閩南式的內殿也整修成中國北方建築結構,並在門口搭建立有國民黨黨徽的牌坊,匾額上刻著「忠肝義膽」四個大字,可見當時政府希望以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忠烈事蹟傳播反攻大陸之觀念。至此,鏡頭下的延平郡王祠及鄭成功的形象再次因政治因素而改變;歷經不同統治者的形塑,一座廟祠在過往照片的比較下擁有不同面貌,彷彿此般變遷是臺灣特殊歷史文化中的小小縮影。

 

圖二.jpg  

民國五十二年的延平郡王祠

 

  現今時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延平郡王祠的改變呢?透過陳舊的照片來看,它似乎既是神社亦是廟祠。有些人會說,該祠本就屬於漢人的建築,是日人殖民時隨意將之改建;也有人想保存當時遺留下來的鳥居及神社遺物,相信那是屬於臺灣文化的一部分,而那些因黨國體制而外加的標誌、建築才應消失。筆者以為,也許答案並非定要爭論出「一個」,後人應理解其受到的形塑是基於時代考量。如今開放自主的臺灣社會講求包容多元價值,有任何事物是應該遭埋沒或否定的嗎?當面對延平郡王祠的多面貌時,何不賦予它符合現代臺灣的時代意涵:一個體現多元歷史文化的象徵。

 

 

(註一〉本文照片影像引用自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註二〉注連繩是日本神道教標示神域、神殿等清淨之處所圍之繩子,無固定規定因此各神社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樣式。

(註三〉紙垂象徵「神聖清潔」,垂掛在注連繩上以標示此地為神聖清淨之處,用於區別無掛紙垂的一般繩子。

(註四〉注連子又稱稻草莖,根據注連繩編節數所做的記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