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趙奕晴 撰稿/趙奕晴 攝影/王學倫 文字整理/謝明珠

 

  時序進入冬天,校園裡掛起各式聖誕燈飾,距離明年申請雙主修、輔系及學位學程已剩不到半年,相信仍有不少人對於這些事情感到十分困惑。此次,史家周刊採訪了目前就讀歷史系四年級的吳宣翰同學,邀請他分享雙主修德文系及選擇勇敢走出臺灣前往德國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生的心路歷程。

 

圖一.jpg  

侃侃而談的吳宣翰同學

 

 

興起仲夏「奧捷匈」之旅─抉擇的契機

 

  升大一的夏天,吳宣翰同學選擇與多數新鮮人不同的方式度過,他跟隨童軍團的腳步首次踏上歐洲大陸,在經歷為期二十九天的旅程後,他深感若要更加深入理解當地的文化,單單只有英文能力是不夠的,需要精通在地語言才可能了解更多。

 

  為何他選擇德文而非法文,吳同學笑著分享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原來,他小時候曾因「Restaurant」一字而吃盡了苦頭,長大後他發現這個單字竟是源自法文,成了他在選擇德語時的一個小插曲。吳同學也說明真正選擇德文的兩個原因:一是因自身偏愛德國人的民族性及文化,二則是因為從小學鋼琴,多數作曲家都是德語系國家出身,讓他開始思考德語是否有啟發人類大腦的可能性。

 

 

雙重學習,締造自己的可能性─歷史與德文的連結

 

  宣翰同學說:「歷史是社會科學中最困難的部分,常說語言是一種工具,我覺得學德語就是開另外一扇窗」,歷史科需要閱讀大量的一手、二手史料,並不斷地提出問題再解決。他認為透過德文,能理解更多德語系國家相關的文獻資料,也能聽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聲音,畢竟這世界不只有美、英等英語系國家而已,其實德語區的人們對於國際事務有他們自己的一套見解及想法。現今國際新聞多以美國CNN或英國BBC的觀點為主,學習德語有助於更加理解歐陸其他國家的觀點,如此不但能跳脫以英美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也能使自己不再局限於眼前的視野。

 

 

走出家鄉,放眼世界─德國一年交換經驗談

 

  「一是當年去的時候就有美好印象,而且想要在那邊長住;二就是因為雙主修,想自我挑戰;第三則是想要把德文跟歷史融合。」吳宣翰同學在訪問中曾這樣說道。原來,當年的東歐初體驗不僅將他帶入德文的世界,更令他產生渴望長時間住在那種環境的想法。對吳同學而言,出國交換除了滿足他在自我考驗的需求外,更多的,是他對異國的嚮往。

 

圖二.jpg  

精采處忍不住比手勢的吳同學

 

  在訪談中,吳同學也分享了在交換過程中經歷的奇聞趣事。他在臺灣曾聽說外國的大學生在上課時會有織毛線、與男女朋友拚命傳紙條聊天卻不會被老師罵等「神話」般的事蹟,在實際去當地的大學上課後,也證實這樣的「神話」是真的。另外,宣翰同學發現即使上課不專心,德國的大學生們也依舊能掌握課程節奏,在老師點名時不僅能提出十分有建設性的問題,更會在課堂討論中勇於表達,積極性與主動性和臺灣學生相去甚遠,這也是他在德國體驗到的震撼之一。

 

 

先鋒者的忠告─給學弟妹的建議

 

  訪談的最後,作為學長的吳宣翰同學針對想要申請雙主修或出國前往姊妹校交換的學弟妹們給了關鍵的兩大建議:「勿衝動」及「務必考慮現實面」。前者需仔細衡量自身的時間許可性及負擔能力,若一股腦地交出申請卻在事後發現無法負擔,那真可謂騎虎難下。後者則是時間與金錢的雙重考量,畢竟出國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有計畫的。國外有許多風俗習慣都與臺灣大不相同,若在沒有實際體驗過的狀況下就出發,將可能會出現不適應或壓力過大等狀況。

 

  另外,針對想要出國交換一圓異國讀書夢的同學們,吳同學還提供了第三種管道─短期遊學。不須大量的資金與時間便可拓展自我,也能達到在真正申請長期交換前的實際體驗目的。其實,學校有提供許多這方面的資訊與服務,在正式提出申請前除了多方請益,更要三思而後行,審慎評估自己一切,才能選出最適合的選擇。善用這樣的資源,人人都能勇敢踏出夢想的第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