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林忻旻 照片/臺灣舊照片資料庫(註一)

 

  1980年代,臺灣原住民為消除日治時期以來群眾對其所抱持的偏見而發起一連串社會運動,其中長期受政府宣傳的「吳鳳」事蹟更是貶抑原住民之代表,在經歷1988年的吳鳳銅像破壞事件後,他們的努力終能於隔年展露曙光。本次事件中原住民力爭之物為何?在廣為流傳的「吳鳳」故事中,於描述原住民風俗部分有誇大、偏頗之處,造成數十年來漢民族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不過近年來此般歧視因為人們的努力而獲得改善。最初的吳鳳故事究竟如何被「改造」為神話?本文將藉兩張不同視角的照片闡述其始末。

 

  昭和2年(公元1927年)由日人武內貞義所拍攝的吳鳳像中(圖一),可以清楚看到眉頭深鎖的吳鳳,頗能與故事所強調的「自願犧牲」相呼應;反之,在《臺灣生蕃種族寫真帖》中的吳鳳(圖二)卻高舉著寶刀。畫面中主角的差異不免讓人感到矛盾,若吳鳳真的是自願犧牲又怎需揮舞刀刃?日治時期乃至現在所流傳的吳鳳故事講述其為了不讓原住民族繼續獵殺人頭,選擇犧牲自己進而成為改變原住民族出草舊習的勇者,但根據清代劉家謀《海音詩》與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的紀載,嘉義通事吳鳳專處理漢人與原住民間之事務,後因不願獻人頭而遭原住民所殺,但在死前便已布置機關、假人,使原住民誤以為其鬼魂作祟,不敢再殺漢人。

 

(圖一)吳鳳照片(非原住民者的視角).jpg  

1927年的吳鳳像(非原住民者視角)

 

(圖二)吳鳳照片(原住民視角).jpg  

《臺灣生蕃種族寫真帖》中的吳鳳像(原住民者視角)

 

  自清領到日治時代之間,對於一段歷史的詮釋為何會產生如此驟變?治臺日人為統治所需並彰顯其「理蕃」原則──原住民是需要「開化」、「教導」的一支族群──於是透過改造歷史事件將其扭曲成「野蠻落後」、「殘暴噬血」的形象,同時再將過去捨身取義的吳鳳作為教化人民的最佳「麻醉劑」,因而導致兩座神像呈現之差異。

 

  吳鳳逝世後經後人之手化為兩尊神像,並留下架構相似、意涵卻不盡相同的故事。透過照片,我們看到兩尊神像由截然不同的「情感」所塑成:原住民作為最初故事中的一員,在他們眼中,吳鳳是一位前來與自己斡旋的漢人通事;百年後,在日人秉持其理蕃原則下,吳鳳被描繪為一位教化者。如今,原住民已為自己爭得應有的尊重,吳鳳故事不再收錄於學子們的教科書中,人們也或許將因此逐漸淡忘其事蹟。

 

  筆者期盼藉由這兩張照片警惕世人:歷史並非絕對「真實的過去」,有些是統治者為了達到其目的而捏造出的「政治化」歷史,有些則會因社會環境、教育程度不同導致認知差異,造成各史家敘述的歷史不盡相同。因此,人們應透過多方閱讀與蒐證後建立起一套客觀歷史脈絡,才能避免受到為某一目的而建構的歷史所誤導。

 

 

(註一)本文照片皆引用自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