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奕晴 圖/網路

 

  近年來,多部紅遍大江南北的清宮劇使當時的選秀制度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重現在世人面前,來自各家族的小姐們穿上鮮豔華美的旗裝,以馬車載進順貞門,當她們走下馬車的那一刻起,命,再也由不得自己做主。在清朝,出身名門的女孩們一出生便背負著這樣的命運,她們在尚未參與選秀前不可私自與人結親,待到適當的年齡後便要成為待選秀女。她們沒有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力,唯一的出路便是參與選秀,看似光鮮亮麗的體制下,她們卻只擁有無盡的束縛。

 

圖一.jpg  

正黃旗出身的待選秀女

 

  圖中站成一排的女孩們正是待選秀女。根據紀載,她們皆為正黃旗出身,而正黃旗在八旗中屬「上三旗」,是名門中的名門。照片拍攝的年代雖已不可考,但這樣的景象在清朝統治中國的三百餘年間,每隔三年便會出現一次。依清律規定,參與選秀的女孩年齡必須介於14至16歲,但史書紀載最小的入宮年齡卻是11歲。十多歲尚為天真單純的年紀,但這群少女卻必須接受如此沉重的未來,選秀制度除了剝奪她們的自主權,更讓她們一出生就被迫寫下人生故事的結局。



  清代選秀制度分為兩種:一為每三年一次,自滿、蒙、漢三族八旗出身的適齡少女中選擇,其目的是替皇帝充實後宮,以旗屬、門第、年齡等作為審查標準,在經過層層篩選後的入選者便要參加「殿選」,即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後一關。殿選後,獲選者為嬪為妃,從此成為皇室的一員;落選者則會被賜給近支宗室為妻。二是每一年一次,從內務府包衣三旗中選出年滿13歲的滿族少女,中選者入宮服侍各級嬪妃,到一定年齡後便可出宮自由婚配;淘汰者則可直接出宮成為自由之身。

 

  雖皆為選秀,八旗選秀的規模比內務府選宮女大上許多,秀女們不但要遵守一切規矩,更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才能獲得參加殿選的資格,而2011年播出的《後宮‧甄嬛傳》中便有一集以此作為題材,但清宮劇多求場面華麗,並無完整的演繹出當年的史實。清朝以門第及秀女的品性作為選妃的主要選擇標準,外貌秀麗與否則是其次,畢竟後宮與前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三年一選秀的目的除了充實後宮,更是為平衡各大家族的勢力。

 

圖二.jpg  

《後宮‧甄嬛傳》第二集劇照

 

  八旗少女們進宮與否絕非憑個人的意願,在重男輕女觀念當道的年代,多數的女子生來便只能聽天由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都是代表女性不能隨心所欲的常見諺語。如今,時間進入自由的二十一世紀,女權主義逐漸昂揚,女性不再是被動接受的一方,教育給予我們男女平等的觀念,也告訴大家這是一個人人都能替自己做決定的時代。三百多年前的身不由己,即便是年幼如照片中的她們,也嘗盡無奈的滋味;相比今日的我們,在封閉的禮教制度瓦解後,不但有法律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戀愛的風氣也逐漸盛行,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情感歸屬更有了不同的選擇。反觀照片中的秀女們,那眉眼間的輕愁,又豈是將心比心就能理解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