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陸軼雋 圖/來自網路

 

  1990年10月2日,兩德統一慶典在柏林劇院隆重舉行,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名作《快樂頌》,以烘托愉悅喜慶的氣氛。當和聲演唱到「四海之內,親如兄弟」(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時,慶祝的氣氛到達最高潮,而這一幕也成為慶祝儀式中最令人難忘的瞬間。《快樂頌》何以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讓《史家周刊》帶你了解《快樂頌》和它背後的故事吧!

 

圖一.jpg  

德國統一慶典現場

 

  時間回到1785年10月,在德國東部德累斯頓(Dresden)近郊的羅斯維茲村,詩人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受一對新婚夫婦之邀參加婚宴。在宴會上,他為會場上歡樂的氛圍深深地打動,於是揮毫寫下詩篇《快樂頌》(An die Freude),1803年,席勒刪改部分詩句,成為今日所見到的詩歌。詩歌採用當時流行的頌歌體,先是讚頌受友誼打動後感受到的歡樂,進而將歡樂升華成博愛、平等的思想境界,使作品更具深度。

 

  席勒是貝多芬崇拜的詩人,而《快樂頌》則是貝多芬最喜愛的詩歌之一,因此他年輕時就有計劃將《快樂頌》改編為聲樂作品。詩歌表達出的對自由與平等的渴望,正是貝多芬所信仰的最高理想,所以創作過程中,他與席勒之間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他曾說過:「把席勒的《快樂頌》譜成歌曲,是我20年來的願望。」終於,在1824年5月27日,以席勒《快樂頌》為創作靈感與基礎的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特納托爾劇院公演,作曲家終於一了夙願,傑作就此問世。

 

圖二.jpg  

貝多芬(1770—1827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共分為四個樂章,而我們熟知的《快樂頌》是其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樂章一開始便氣度恢宏,雷霆萬鈞,展現出衝破枷鎖的強大力量。緊接著樂曲重複前三個樂章或寧靜悠遠或氣勢磅礴的樂章,但不久就被歡樂的旋律打破,一切仿佛宣示:人們追求快樂、平等、自由的心並不會因為外在的束縛而偃旗息鼓,相反快樂會鼓舞人們打破身邊的桎梏。樂章伴隨著席勒詩句的合唱,使得音樂充滿聖樂的氣息,也讓樂曲成為人們透過艱苦奮鬥,追求快樂幸福的宣言!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基調,歐洲聯盟(EU)將《快樂頌》定為盟歌,并且由於歌詞中展現的平等理念與歐盟精神甚為契合,因此寫入歐盟憲法。而非洲國家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也在1974—1979年間將自己的國歌譜上《快樂頌》的曲調,在各類體育比賽中也不乏它的身影:場外助威吶喊經常將其作為基本的助威曲,更有甚者,南美的解放者盃足球賽也將西班牙語版的《快樂頌》作為球員入場曲。由此看來,《快樂頌》已經成為全世界追求快樂的人們共同的頌歌,它猶如散播和平、快樂種子的布穀鳥,將它們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驅散身邊的陰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