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關偉明 照片/網絡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於香港舉行該地主權交接儀式,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稱中國)接替英國在香港行使主權,並於不久後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海、陸、空三路接收原英軍的軍事設施。照片中可見中、英雙方官員以背後國旗以線劃分進行洽談,其中被蘇聯媒體稱為「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極重視香港的將來,早在一九八二年她開始為香港的前途問題與中方官員會面,她於北京與鄧小平會面後離開時失足亦被後人諷刺為「這次一跌,就跌了香港」。

 

圖一.png  

香港主權交接儀式

 

  柴契爾夫人十分重視香港,她於英國擔任首相時便堅決反對共產主義,對香港的未來問題,曾預言「如果中國收回香港,會對香港帶來災難性影響,破壞當地繁榮」。此外,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一向保持親民作風的柴契爾夫人到訪香港,她曾走進屋村中探訪並與在旁市民握手,突然有位帶小孩的母親觸摸柴契爾夫人的臉頰,她以微笑回應這個唐突的舉動。

 

  大英帝國在香港統治九十九年,期間以穩定的法制及自由貿易政策吸引商人投資,使香港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並從漁港轉變為國際城市,以前有人用四句總結亞洲四小龍的特點,其中描述香港的文句為「香港是什麼都能做,除了法律禁止的」,但主權移交後卻變成「香港是什麼都能做,除了法律禁止和中國不樂意的」。在英治期間,市民可以批評總督、英女皇,中國管治後,仍然可以褒貶特區首長、但只要涉及到中國的事情,便沒那麼順利了,中國副總理到訪媒體記者不能採訪、連鎖書店的書都受到過濾等,都反映了文句中的含意。



  主權移交後是好是壞?筆者認為可從很多角度觀察,以商人而言,移交後中國龐大的市場為他們帶來無限的商機。然而十餘年後,過度依靠中國的壞處開始浮現,食物、能源、人才都由中國引入,商人的短視,積極將經濟向金融和地產業靠攏,本土店舖逐漸消失。



  照片所見的盡是中、英兩國的官員,在這幾年香港人面對總總成為特區之後的弊病後,才意識到為什麼當年僅由中、英兩國官員談判便可以決定香港的命運,忽略居住於該地區的人民意見。現在的香港人開始重視自己本土的意識,但面對中國的不讓步和自己內部港人的鬥爭,未來是該如何前進仍是未知之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