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陳德陽 照片/陳德陽

  1974年3月29日中國陝西大旱,陝西臨潼縣村民本在開鑿水井時,意外發現陶土碎片,終使沉睡已久的兵馬俑重現。當出土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豔,即便埋藏兩千年餘年,依然不減其威風。在開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兵馬俑之顏色即漸漸剝落消失,僅剩殘存的陶土色,幸虧有照相攝影技術的支援,使得今日我們仍能從中窺知一二。而在1976年之後,考古隊陸續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對外展出。筆者有幸參觀此一世界第八大奇景,也希望藉由幾張照片探討秦皇陵兵馬俑之特殊性及價值。秦始皇陵估計佔地超過50萬平方公尺,而兵馬俑博物館佔地約19萬平方公尺,目前博物館展出部分分為四個坑,迄今考古開挖修復工作仍僅止於秦始皇陵之外圍,然就目前考古工作上已有許多突破,所出土的文物對中國歷史研究而言,更是重要史料依據。

 

  首先討論一號坑(圖一)其為四個坑道中最大的坑,從正面看,坑道與坑道間隔,整齊排列,正如軍隊列陣,而在一號坑的另一邊是考古修復工作區,於此處除了能一探一號坑兵馬俑展現的磅礡氣勢外,也可參觀修復工作實況。從一號坑可以看到秦代軍隊面貌,從前到後,可以看到兵馬俑的服裝略有不同。整個一號坑是一個坐西朝東的長方形軍陣,在東面最前端為此軍陣的前鋒,一共分成三列,每列六十八個,在每列的首尾各有一個頭戴板冠的軍吏俑,負責督導每列的士兵,此與現代軍事單位班的編制幾乎相同,而前鋒的士兵皆是身著無甲戰袍,手持弩弓的輕裝弩兵,而在整軍的後衛部隊,為身著鎧甲的重裝弩兵,而軍陣的南北端,也有弩兵組成的,整個軍陣的外圈由弩兵組成,而在其中的中軍,為整支軍隊的主力,由步兵與車兵組成,其武器配置以戈、矛、鈹、戟等長柄兵器。因此可以說,從兵馬俑的列陣大致可還原秦軍作戰方式,先由弩兵攻擊,殺人於百步之外,等到兩軍相遇前,再由中間的主力衝鋒,一舉殲滅敵人,筆者認為何以秦朝能統一六國,必然與此完整、嚴謹的軍隊編制有關。

 

 

圖一.jpg  

(圖一)為西安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


  二號坑(圖二)大部分出土之兵馬俑為騎兵、戰車俑、弩兵;而在出土時,因地震等自然因素,多已成碎片,增加修復難度,幸虧眾多修復人員的努力,在經過修復後,取其中一部分展出,其餘部分經過評估後,僅保持原狀,並不繼續開挖。


圖二.jpg  

(圖二)為西安兵馬俑博物館二號坑。

 

圖三.jpg  

(圖三)為二號坑出土之秦戰車俑。

 

  秦戰車俑(圖三)為四匹戰馬拉車,實為二人座戰車,由一人駕車,另一人投擲武器或發射弓弩,騎兵俑同出土於二號坑,秦國地處中原以西,在中國周朝時,周天子因秦人素善於養馬,將其封於秦地,作為周天子以下的分封國。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秦襄公護送周天子有功故封侯,將今陝西一帶封給秦。秦人以養馬起家,自然能發展出騎兵、戰車等,且據考古人員測量,每匹戰馬的肩高均為一致,可見秦人對於戰馬選擇是有一定的要求。


  三號坑(圖四)與四號坑,三號坑為軍隊指揮所,所出土的兵馬俑軍均身著鎧甲,此坑多數兵馬俑的多已殘缺不堪,一部份歸因於三號坑自然塌陷,然除了自然因素外,似乎也有人為的破壞。四號坑僅是個空坑,目前仍不知道其用途,然在〈漢書‧楚元王列傳〉記載:

 

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游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臧,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宮人,生薶工匠,計以萬數。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此段文獻記錄了秦始皇的陵寢樣貌,其中說到秦始皇陵還未完工,起義軍周章的部隊就已經抵達附近,因此有可能四號坑未完工與此有關,且三號坑人為的破壞也可能與之有關。


  關於秦皇陵的確切地點已確定,但對皇陵的開挖目前仍未動工,據《漢書》記載秦始皇陵如城郭一般,在城的外圍有水銀(汞)為海,而地質學家針對皇陵與附近之土壤比較,唯獨皇陵本身土壤含汞量異常,與《漢書》等記載相符,然秦始皇陵與兵馬俑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更多考古出土與研究。

 

圖四.jpg  

(圖四)圖為西安兵馬俑博物館三號坑。

 

圖五.jpg  

(圖五)圖為兵馬俑博物館所藏跪射俑。

 

  秦始皇陵及其兵馬俑能如此吸引人及擁有其驚人之處,不光只因其展現之磅礡氣勢,且在於兵馬俑背後所隱藏的,包含藝術、科技等層面,以下將幾層面介紹兵馬俑特別之處。


  先說兵馬俑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然而事實上類似的陪葬品,早在西周晉國即有大型的車馬俑陪葬 ,而後最著名的莫過於唐代的唐三彩,直到明代也依然有小型陶俑作為陪葬品,因此秦兵馬俑絕非首創,但其特別之處,在於兵馬俑栩栩如生的表情、以及它與真人相符的身高,因此在製作必然需要相當的技術,且在考古修復之過程中,也逐步還原兵馬俑的製造過程。

 


  兵馬俑的製作並非一體成形,而是分段製作,大致分為兵馬俑的足踏板、腳、軀幹、膀臂、手掌、頭部、頸部等七個部分,各部分分別製作再組裝,在進窯燒製,繁複過程後,再針對細部加工、彩繪完成,有別於唐代唐三彩為上釉之後進窯燒製,兵馬俑為成形後上色,然最特別之處在於其所使用的上色顏料,其中又以漢紫最為特別,漢紫為一化合物,在20世紀初進行研製超導體材料時才偶然發現,漢紫本身極難合成,然此物質卻在兵馬俑上發現,更使人驚訝於秦代的科技。

 

  除了繁複的製作過程之外,加上數量如此眾多的兵馬俑,筆者認為既使有眾多工匠,仍需要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規格,在出土之兵馬俑上也發現附有工匠的名字,等同於工匠為其產品負責,以此控制成品的品質,不難看出秦統一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標準化、規格化的方式,也同樣出現在兵馬俑製作中。

 

圖六.jpg  

(圖六)為兵馬俑博物館之中級軍吏俑

 

  從製作兵馬俑本身牽涉繁雜的製陶、燒陶程序,且每尊兵馬俑的臉皆不相同,光就兵馬俑的臉,過去就曾引起討論。然而後續的出土物證明每尊兵馬俑都不同,卻也延伸出另一問題,兵馬俑如此栩栩如生,必然是參考真人,但真正特別之處在於兵馬俑所呈現出鮮活自然的表情,從兵馬俑的臉部,臉頰、五官均是活靈活現,其中又以臉部顴骨的描繪最為經典,由此可知製作兵馬俑的工匠應已具備人體骨骼等相關知識。根據每尊兵馬俑的服飾,除可分辨其身分地位外,也是研究秦代服飾史的重要史料。在秦之後,就少有等身大的兵馬俑,不管是唐三彩或是明代的陶俑,在尺寸上均是無法與秦兵馬俑相比。

 

圖七.jpg  

(圖七)為宋代陶拱手女侍俑,與秦兵馬俑相比,其大小、細緻度均相差極大。

 

  整個兵馬俑博物館其展現的不光是磅礡氣勢,從其中的出土文物,除了再次見識秦代超凡的科技,更展現了秦代社會樣貌的縮影,對於研究秦代社會、文化、歷史或是秦始皇本人的評價更是重要史料。綜觀中國歷朝歷代,富人、君王、皇帝在世享受一切榮華富貴,在其過世後卻仍眷戀其過去的富足,企圖將一生的奢華也一并陪葬,因此小至地方富豪,大至皇親國戚,多盡其所能將其所有一同帶入陵墓,但卻無法避免朽壞或有賊來偷,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提供了史料,使得後人得以藉此了解過去在這地的歷史,因此不妨實際走訪,除了感受影像照片不能傳達的氣勢,也試圖去了解一段歷史。


  筆者在參觀當下,除了驚豔於中國上古科技,從出土的兵器到陶俑製作等,再次顯示出古人的智慧,而兵馬俑本身散發雄姿英發的神情,至今仍令人震懾。過去僅能從書上或海外借展才能一探兵馬俑的面貌,如今實地走訪,反而更能體驗臨場的震撼,難怪開展至今,每天湧入上千人,只為參觀考古修復現場,筆者認為實地參觀更能生發思古幽情之感,然此常設展較為可惜之處在於眾多的參觀
人數,容易影響參觀品質,故筆者建議可選擇人少的周日參觀,且多花時間沉浸在這嘆為觀止的考古遺址。

 

 

參考書目:

潘晟,《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帝國:揭開秦兵馬傭的秘密》〈新北,風景文化,2006〉
班固,〈漢書〉,(台北市,啟業書局,1978),第三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