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鄭英瓊 圖片/網路資源

 

  戰國時代是日本最傳奇,卻也是最混亂的時代,三大家(註一)之間存在著脆弱的平衡,各家內部又問題頻生,其中尤以武家的勢力最為複雜,各方大名相互併吞、廝殺,織田信長便是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織田出生於尾張國(今日本愛知縣西部),在歷經31年傳奇般的政治生涯後,於1582年遭部將明智光秀襲擊,最終在大火吞噬的本能寺中自盡。雖然信長之死已成定局,但他生前的事蹟也令後人不曾忘卻其存在,除了著名的軍事能力外,他殺伐決斷又喜怒無常的性格讓各方勢力忌憚不已,還曾組成三次「信長包圍網」,欲共同剿滅織田過於強大的勢力。種種史實、傳聞中保留的強大形象亦使不少人認為若信長未死於本能寺之變,其勢必能統一日本。

 

圖一.jpg  

日本戰國武家勢力分布圖

 

 

  一般後世對織田信長常有「梟雄」的印象,並將他與三國的曹操相提並論,認為他們同樣的喜怒無常、殘暴嗜殺、奸詐狡猾,但所謂梟雄當真是此義?事實上,於後人想像中所建構出的兩人多半是由其政敵與後世文學刻劃而成。「梟」字實指一種猛禽,由此組成的「梟雄」一詞則泛指兇猛、難以制服之英雄,與人印象中的「狡猾奸險」相比,未有過多褒貶之意。織田信長何以難以控制?以其著名的戰役──桶狹間之戰為例,當時織田的羽翼尚未豐滿,加之失去岳父齋藤道三的幫助,世仇今川義元趁機發兵兩萬五,僅花八日便駐紮於織田軍本營外三公里處。然而在各方皆認為織田必敗之際,其在深夜丑時靠近位於桶狹間的今川本陣,以三千人襲擊剛受冰雹影響、慌亂的五千名今川軍。最後,織田不但殺死今川義元,也讓失去主將的今川軍潰不成軍。由此時即可見,織田在如此絕望的境地依然能置死地而後生,其難以制服的特質已開始顯露。

 

  除了難以制服,織田不按牌理出牌、不受世俗束縛的性格也是他有別於常人之處。用人方面,他不拘泥身分地位、品行優劣,只要有才能皆可受其重用,包括出生農家的羽柴秀吉(後名豐臣秀吉)和原今川麾下的德川家康;信仰方面他則是位無神論者,當他察覺寺家的佛門聖地比叡山延歷寺窩藏其政敵後,便豪不留情地放火屠殺僧人,事後更以「第六天魔王」(註二)自稱,在之後數次的「一向一揆」中(註三),也常為斬草除根而關城門、放火燒死信徒。然,其對外來的基督宗教相對寬容,除了認為外來者尚無妨礙他大業的能力,亦有扶植並藉此削弱寺方勢力之意;再者,更令織田感興趣的,是由這些「南蠻人」(註四)所帶來的地球儀、錶、火繩槍、砲等物,信長甚至藉此創建三隊千人的火槍隊,在長篠之戰中成功地打敗名將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的騎兵隊。在織田信長上位至本能寺之變前的三十年間,許多創舉和政策在這段時間內成為後世的榜樣,亦成為日本未來現代化的開端。

 

圖二.jpg  

織田信長像

 

  倘若織田信長於本能寺之變死裡逃生,以其卓越超群的能力和堅毅心志,就算勢力被挫,最後他仍能如過往經驗般無數次地重整旗鼓,進而完成統一大業,今日所熟知的日本近代歷史亦可能因此發生極大的轉變。由織田歷來的發展趨勢可見,日後他勢必會將皇室趕盡殺絕、坐擁天下,更不會有所謂的幕府或征夷大將軍;未來也不需美國「黑船」叩關,日本就會因織田對外來新知的接受度而提早兩百年與世界接軌,走上現代化的道路,繼而影響整個東亞發展史。或許會有持反對意見者,認為織田就算僥倖逃離本能寺之災,其身體狀況定也大不如前,而織田陣營內部的問題定會在此時暴露,不論是軍中腐敗還是無繼承者皆會導致其勢力群龍無首、一蹶不正;但從另一方面切入,此狀況並非一日之寒,因為在織田信長逝世前,這些情況便已存在,可織田依然可以維持平衡、駕馭一切,就算其身體欠佳,只要其威信仍存,他不但可以維持勢力中的平衡,更有充裕時間培育繼承人,因此何來織田無法制衡馭下之說?

 

 

註一:分別為指的是公家、武家、寺家。公家指皇族和為天皇工作的官僚、貴族;武家泛指握有武力、並有資格擔任征夷大將軍之職的大名(有一定土地和實力的領主,有些類中國的諸侯或豪強);寺家則指各大佛教宗派織在地勢力,不但有武裝部隊(僧兵),亦有領土和自給自足的能力。

註二:指干擾佛陀悟道的欲界最強魔王,信長以此自稱,表達他對傳統和信仰的不以為然。雖然織田信長屠殺僧人之因是為了剷除寺家勢力,但當時的佛教腐敗,許多戒律皆不遵守(包括結婚生子、強姦男女信徒、吃肉喝酒等),加上有僧兵武力和皇室撐腰,幾乎可以說是毒瘤般的存在。織田本身則是自制且道德標準高的人,不少次公開痛斥寺家破壞戒律,所以種種行徑似乎也有清除腐敗、罪孽之意。

註三:指當時由一向宗所發起的農民起義。一向宗即是淨土宗(日本佛教最大宗派),一揆即指人民起義。

註四:原指稱東南亞地區,並引申稱呼在印度至東南亞建立殖民地和欲往東北亞進行貿易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商人或傳教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