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蕭妤珊 照片/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

 

 

  1954年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1928-)於紐約百老匯第103號街拍攝的照片中,《槍》被公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克萊因回憶道:「他只有十一歲,卻已經學會了一切猙獰。」畫面中,手持槍械、面露憎恨,看上去如此年輕的面容卻讓人感受到暴力和仇恨。雖然孩子拿的只是假槍,所玩也不過是當時美國孩子司空見慣的遊戲,「但在我看來,這一瞬間早已不再是兒童的遊戲。」克萊因懷著憂慮道。

 

  《槍》反映克萊因獨特的拍攝風格。幾乎抵著鏡頭的槍口,超出鏡頭成像的清晰範圍,誇張、模糊、黑壓壓的槍口直逼觀賞者,彷彿下一秒子彈將會出膛,並射穿觀者的心房。照片中槍口後那令人難忘的神情,反映當時美國年輕一代的暴力傾向,亦預示著攝影者所擔憂的社會問題,克萊因用一般人不以為意的街頭場景,以「不專業」的攝影手法呈現出生活感,並揭開當時社會問題的本質。

 

(圖一)《槍》,於1954年紐約百老匯第103號街.jpg  

《槍》,於1954年紐約百老匯第103號街

 

  克萊因那宛如沒有章法的拍攝方式,常使其作品畫面顯得恍惚、畫素低,此般特色亦因此使其作品被紐約《時裝》雜誌的美術指導亞歷山大‧里波曼(Alexander Liboman)評價為:「他的攝影作品中,有著其他人沒有的粗暴、刺目,不協調。」卻也在1950年代為傳統攝影開闢一條新道路。其不拘一格的風格,乃受到他的繪畫導師──法國著名畫家費爾南‧雷杰(Fernand Léger)的影響,作為一位藐視傳統的新一派畫家,他認為過往繪畫手法和經驗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因此其作品拋棄素描和常見的色彩運用,將毫不相干的事物主觀地結合在一起。

 

(圖二)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1928-)本人.jpg  

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1928-)本人

 

  在如此「無拘束精神」的指導下,克萊因獲得許多啟示。他所關心的並非攝影技術,而是如何在底片上呈現期望中的影像,也因此賦予克萊因一個跳出攝影框架的機會,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人們或許很難想像一向優雅、精緻的攝影領域中,能看見那麼刺激、粗糙甚至近乎暴力的影像,那些於攝影棚裡待慣的模特兒被克萊因拉到街頭,經他改造後踏上名為「現實」的舞台,在此描繪之畫面遠比人工打造的舞台還要奇特而有力度。

 

  攝影過程中,克萊因只使用超廣角(21毫米)和超遠望(500毫米)的鏡頭,因為他認為標準鏡頭所帶來的「正常視覺效果」是不真實的,任何人所見之世都經過雙眼的扭曲,而不可能如相機那般老老實實地只用一隻眼睛盯牢,所以他認為自己的怪誕照片正好符合人們看事物時所見之真實情況。回到《槍》這個作品可以發現,威廉‧克萊因當時與被拍攝者的距離非常近,不同於昔日受到相機侷限的攝影師,常為了拍出想要的美景,反而忽視與被拍攝者接觸、交流。克萊因透過《槍》一幅照片告訴眾人「攝影」真正的感動之處,擺脫鏡頭束縛後與被拍攝者的近距離接觸,在他看來才是攝影過程中最重要且美妙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