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鄭英瓊 照片/網路資源

 

  清末中國外敵環伺,即便在辛亥革命以後外患問題亦未能解,國內軍閥割據更是嚴重。面對外患內亂和時代巨變,人民終日提心吊膽,而這張照片正紀錄下當時百姓普遍的情緒。照片中,位於畫面中央的男人一臉茫然地望向別處,彷彿不知自己剛被剪去辮子;其左側的革命黨軍人手高舉著「豬尾巴」,宛如炫耀戰利品般,鏡頭下也掩蓋不住其自得意滿之情;而畫面左後方的男女則是表情驚懼,好像看著某種驚世駭俗之事,畢竟面前正上演的,是當時人們認知中的殺頭死罪。

 

圖一 (2).jpg

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軍當街強行剪掉民眾髮辮

 

  滿清入關前,清軍每至歸降地便實施「薙髮易服」政策,西元1636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明令:「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有效他國衣冠、束髮、裹足者,重治其罪。」甚至留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等高壓的命令。此道命令一出,中國各地反抗激烈,滿清展開長達20年之久的血腥鎮壓。為何滿清政府如此在意是否薙髮易服?除了區分歸順者和反抗者外,身為統治方的滿族在面對人數眾多、文化水平較高的漢族,既害怕無法成功統治,更擔心滿族傳統文化消失、與漢同化。可見「薙髮」不單只是滿族的傳統文化,更是鞏固政權的工具。由此,清末國內高漲的「剪辮」風潮,亦象徵著大清帝國的氣數已盡。

 

  西元1898年(光緒24年),新加坡華人組織提倡剪辮的剪辮會,而此風潮在海外華人、國內學生和軍人間傳開,甚至主張維新的康有為也向光緒皇帝建議剪辮。辛亥革命後,中國國內只剩如張勳的辮子軍和學者辜鴻銘等少數人以「不剪」表忠誠,其他多數人都已剪去髮辮。革命後第十一年的夏天,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毅然決然地剪去自己的辮子,這件事除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亦讓當時還沉浸在舊時代紫禁城裡的太妃、三師和內務大臣悲痛不已。(註一)大清帝國也在實質意義上走向滅亡。

 

  辛亥革命成功,在勝利者的歷史中被塑造為一件普天同慶之事,然照片中被強行剪辮的男人神情恍然,對留一輩子的長辮轉為必須剔除之惡習感到無所適從,此外其面上還有著對「官爺」的畏縮,種種神態皆傳達出許多百姓在意識到政權更替、風俗變換前,毫無選擇地被侵害人身自由;而一旁身著軍服的革命黨人一臉理直氣壯,蠻橫且不顧及其意願地剪去辮子,將自身秉持的正確觀念強加予他人。面對這一股剪辮風潮及伴隨而來的時代巨變,平民百姓多如照片中的男女一般感到惶惶不安,然而剪辮與否最終仍只是外貌與傳統風俗的變化,對百姓來說至關重要的,實乃政府與領導者能否帶來安穩的生活,這才是民眾真正關心的重點。

 

註一、辛亥革命成功之後,革命黨答應讓皇帝溥儀享有一切皇帝待遇,包括所有的皇族在內,但範圍只限於紫禁城,故生活在紫禁城的人們依然活在舊時代之中。因此當溥儀受到其英文教師莊士敦的刺激剪去辮子,太妃和皇帝三師等人才會如此反應,溥儀的行為在他們眼中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愧對先祖的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