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鍾承翰 圖片/網路資料

 

(圖一).jpg

登上大銀幕的老照片

 

  在今年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中,這張黑白照片躍上大銀幕,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注意。老照片的中央是神轎,兩旁站著千里眼、順風耳,轎前有一和尚,鑾轎上寫著斗大的「朝天宮」三字,此張照片是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前,住持為鑾轎誦經灑淨後所拍攝的照片。經過查證,轎前的和尚應是朝天宮第9代住持、第16代僧侶頓超和尚,若以頓超和尚的駐廟年代及其於民國12年圓寂來推算,這張照片是在清末、日治時期初年間拍攝,距今已有百年之久。數百年以來,北港朝天宮一直是臺灣重要的媽祖廟之一,然而它的歷史及北港地區特殊的文化,卻是長時間生活在台北的我們少有人了解的,今天將藉由這張照片介紹北港朝天宮的沿革及在地文化,更希望能喚醒大家對「臺灣文化」的關懷和記憶。

 

    關於北港朝天宮的建廟年代與沿革尚有部分爭議,一說指其「祖媽」係於清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由臨濟宗三十四代傳人樹壁和尚自福建湄州恭請媽祖神尊渡海來臺,駐蹕笨港,於康熙三十九年(西元1700年)開基立廟,據《諸羅縣志》的記載名為天妃宮,為大笨港地區最早建立之媽祖廟,最開始只是一間小祠,到了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重建,乾隆三十九年 (西元1774年)擴建後才改名為「朝天宮」。另一說則是天妃宮不等於朝天宮,因天妃宮於清嘉慶四年(西元1799年)就遭洪水沖毀,後來才重建朝天宮。原笨港天妃宮內的神像則分別奉祀於今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與溪北六興宮。但不管歷史沿革的爭議如何,北港朝天宮仍是臺灣地區的媽祖信仰重鎮,其媽祖神尊分靈到全世界二十餘個國家,全臺各地更有超過四千座分靈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期間在臺灣各地迎媽祖的廟會活動非常頻繁,這段時間的北港鎮更能看到媽祖廟會的盛況,全臺乃至世界各地的分靈媽祖都會回到北港來謁祖、參香。尤其在農曆三月十九、二十的「北港迓媽祖」,朝天宮內的六位媽祖及其他宮內的神明都會一同繞境北港,北港地區的廟宇及神壇也都會前來共襄盛舉,加上各式陣頭與藝閣。這對北港人來說彷彿是第二個農曆過年,許許多多在外地工作的北港小孩都會回鄉一同參與。

(圖二).jpg

媽祖繞境時的犁炮

 

  在遶境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北港犁炮」、「吃炮(喫炮)」及「真人藝閣」。北港犁炮與一般鞭炮不同的地方在於施放方式,有別一般直接用香或打火機點燃,犁炮是用犁頭生(犁頭鐵質部)搭配火爐施放,當火爐中的木炭將犁頭生燒紅時,就可以用來點燃手中的排炮(尺炮)。北港人還會使用「犁炮」來表示對媽祖的崇敬之意,故而產生所謂的「吃炮」。「吃炮」,是點燃大量的鞭炮後丟向神轎,除了藉此表達信徒向媽祖的敬意外,更有「越炸越旺」的意涵存在。至於「真人藝閣」是為遶境時的特色之一,不同於其他廟會以電子花車、假人偶的形式,北港藝閣則是以真人坐在花車上扮演著各種民間故事來酬神娛人。

 

(圖三).jpg

北港的真人藝閣

 

  我們今日所看到的「文化」,可說是先民的「生活方式」。地方上的廟宇和媽祖遶境等活動即是先民的生活方式,經過數百年的流傳,才形成今日所見之「文化」。過去,這些文化常常被大眾所忽略,乃至於排擠。今日,這張照片成為總統就職大典中的一個橋段,不知道這樣的舉動是否能視為一種對「庶民文化」的肯定?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是否又更應該去體驗這些最具草根性的文化?並藉由這樣的方式來認識這塊土地,以及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種種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