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歷史碩四 吳怡慧

 

  柏林舊博物館(Atles Museum)位於柏林市中心(Berlin Mitte)、座落在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上(圖一),屬於當今重要的柏林城市地標。這座於1830年落成的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m),在當代不僅成為全歐洲首屈一指的王宮藏品館藏地,也成為德意志地區第一座可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間。舊博物館內主要展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與小型歷史文物,對於當代、或是現今德意志教育的發揚與史蹟保存皆具有正面的作用。

 

圖一.png

(圖一)2016年的博物館島地圖,圖中以深紅色標示、寫有Atles Museum的區塊,即是舊博物館,也是本文所欲討論的建築。

引用自:Wikipedia,https://goo.gl/IaqKDu (06/01/2016)

 

 

霍亨索倫在戰火下的文化光輝

 

  對於建造專門的藝術收藏室,可說是霍亨索倫王室(Hohenzollerns)長年來的文化目標之一。早在16世紀時,當時柯恩(Cölln)(註一)城市出身的霍亨索倫家族成員、布蘭登堡選侯約阿希姆二世(Kurfürst Joachim II. von Brandenburg,1505-1571)便提出建造「城市文物館藏地(Kunstkammer)」的構想。(註二)布蘭登堡選侯將畫作和藝術品陳列在教堂內,並以形同當今「工作坊」(work shop)的形式收藏。(註三) 此種收藏形式的出現,被後世許多德國人認為,爾後德國能夠出現「博物館」或是「城市藝術收藏空間」,多是受當時選侯約阿希姆二世的「藏品收藏觀念」影響有關,也是啟發柏林城之所以能發展出邦國博物館(der Staatlichen Museen)的緣由。

 

  然而好景不常,1618年發生三十年戰爭(Dreißigjähriger Krieg,1618-1648),促使柏林與柯恩人口銳減,連帶柏林各處也被戰火破壞殆盡―包括布蘭登堡選侯的王室藏品收藏地也付之一炬,王室收藏的物品一旦損毀,無法復原。其餘尚未被戰火波及的收藏品,則欲被帶往其他收藏地,其他未能修復的藏品,則在布蘭登堡的大選侯(der Große Kurfürst)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1620-1688)的安排下,特別從歐洲各地購買畫作與藝術品,以增添王室收藏數量和品質。但是關於此時期霍亨索倫所設立的收藏地位置,目前沒有確切的資料顯示,當代王室所選用的空間與地點為何。

 

  起初在1797年時,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1744-1797)注意到王室藏品收藏地的問題,但他沒有馬上祭出解決方法。在其過世之後,繼任者腓特烈‧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 1770-1840)與霍亨索倫王室在受到當代藝術史家希爾特(Aloys Hirt, 1759-1831)(註四)的建議下,認同了這名藝術史家建造藝術公共空間的看法,並承諾未來將在柏林城市中心的菩提樹大道(Unter den Linden)上建造一座王室藏品收藏館。

 

  但普魯士王室在建造王室館藏品的過程並不順利,計畫又被戰爭的爆發而拖延。1806年,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進攻德意志地區後,在1808年一舉佔領柏林城市。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王室成員離開在柏林的勢力,使得柏林城市的重要建設計畫停擺。此時期由於拿破崙開出大筆的戰爭賠款金額,致使柏林城市社會各界飽受償還債務之苦,難以發展城市建設。一直到拿破崙戰敗,普魯士王室獲得大量的賠款與柏林城市治理權後,開始重建柏林城市,王室藏品的問題又再度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重視,延宕已久的藏品地建造工程終於有一絲希望。

 

 

辛克爾建造舊博物館

 

  1822年,一位來自諾魯平(Neuruppin)的建築師卡爾‧辛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 1781-1841)接獲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命令,命其籌畫興建王室館藏地的工作。國王對於建造此棟館藏地,是有濃厚的興趣的。(註五)因此,這位長期在柏林城市耕耘城市規劃與建築工程的建築師,在接到命令後,便開始積極繪製草圖,希冀能為王室建造一座與眾不同的博物館。

 

  辛克爾一開始承接舊博物館的建造工作後,便以王宮對面的用地為主要建造位置,在1823年到1830年間建造該棟建物。曾經多次將古典時期的建築元素融入到大型公共建物的辛克爾,在選用的建築樣式上,同樣以古典時期的風格作為建築的主要式樣。不僅如此,不同於過往古典時代的建築風格,辛克爾如同當代眾多的建築師一樣,將古典時期的建築風格轉化,除了採用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的建築風格之外,他也將兩種風格混用,配合巨型規模的建體設計、以具有軸線感、樹立中心支點和方整對稱的模式,將建築外觀以新古典(Neo-Klassizismus)的風格作為建築設計的樣式,以十八根愛奧尼亞式的柱子作為建築正面的支撐,並在建築正面設有台階,使得人們得以從台階進入大廳,通往藏品的展示區(圖二、圖三)。

 

圖二.jpg

(圖二)辛克爾所設計的舊博物館外觀草圖。

轉引用自: Sabine Spiero,“Schinkels Altes Museum in Berlin”.

Seine Bau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Eröffnung, Jahrbuch der Preuszischen Kunstsammlungen, 55.

Bd., Beiheft zum Fünfundfünfzigsten Band (1934), p.41.

 

圖三.jpg

(圖三)現今柏林舊博物館照片。從照片中可看出舊博物館呈現等比、對稱的樣貌,此乃當代新古典主義的典型,對於塑造宏偉的景觀深具意義。

引用自: Wikipedia,“Altes Museum”, https://goo.gl/DB21jD (2016/05/23)

 

  辛克爾不僅設計了舊博物館的外部造型,他也規劃了博物館的內部空間,使得博物館整體的功能與公共性提升。作為一處公共空間,辛克爾考量到博物館應該開放、通風及採光充足,特別在建築正面的柱子之後,不特別設計牆面,反而是讓人可以直接透過柱子的空隙觀看城市景色(圖四)。而建築物內部的走道則是鋪設整齊、地面平整,不論是階梯和通道都十分的寬廣,對於人往來參觀、行走都有增加便捷度的效果(圖四)。除此之外,由於舊博物館主以陳列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作品,至此辛克爾所採用的新古典主義造型的建築設計,正好與展品的風格有所呼應,更能讓參觀者藉由參觀時,感受到過往古典時期的光榮與文化之美。

 

圖四.jpg

(圖四)辛克爾筆下的舊博物館內部草圖。從圖中可看到人們使用博物館、造訪博物館的預設景象。

引用自: Sabine Spiero, Schinkels Altes Museum in Berlin”.

Seine Bau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Eröffnung, Jahrbuch der Preuszischen Kunstsammlungen, 55.

Bd., Beiheft zum Fünfundfünfzigsten Band (1934),p. 61.

 

  辛克爾在內部設計上亦將內部布局以左右對稱的方式處理。以後人繪製的空間內部運用圖博物館內的展品皆由樑柱分開,並採對外開放的形式展出(圖五)。辛克爾捨棄了傳統上多半應用牆面和壁龕展出作品的形式,(註六)將物件獨立出來,使得每件物品都有屬於自身的獨立性,也間接的讓整座博物館的館藏不至於過份擁擠。另一方面,在此圖中(圖五)也可以看出,博物館內部展現出參觀者在使用此博物館的樣貌:人們在博物館中因為寬廣的空間配置而能自在的行動、觀賞作品。而這也顯示博物館不論在建體和內部空間的規劃上,都具備參觀動線和容納參觀人數的考量。

 

圖五.png

(圖五)舊博物館的內部空間設計。

引用自: Wikipedia, “Rotunde in der Farbgebung des 19.

Jahrhunderts, Aquarell von Carl Emanuel Conrad”, https://goo.gl/rwbiQm(2016/06/18).

 

 

舊博物館的後續發展

 

  舊博物館在1830年落成後,其成為施普雷河島上第一座開放的王室藏品館藏地。之後,普魯士王室以舊博物館為起點,在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於1840年過世後,其繼任者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 1795-1861)持續進行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生前批准的博物館建造工程。辛克爾的博物館建設工程也持續進行下去。辛克爾的學生史督爾(Friedrich August Stüler,1800-1865)設計的新博物館(Neues Museum)與舊國家畫廊(Alten Nationalgalerie),或是帝制時期建成的博得博物館(Bode Museum),與20世紀初興建完成的帕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普魯士王室與德國執政者陸續將展品依主題分類,移往各座博物館內,提供世人參觀。而上述博物館群也因其匯集在柏林的施普雷河島的關係,成為外界熟知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圖六)。展品的製成年代上至史前文化,下至20世紀的文物所在都有。

 

圖六.jpg

(圖六)現今博物館島的空照圖。照片中間形同倒三角形處,便是博物館島所在位置。
引用自: Wikipedia,” aerial view of the Museumsinsel in Berli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A%E7%89%A9%E9%A4%A8%E5%B3%B6#/media/File:Museumsinsel2002.jpg(2016/07/12).

 

 

  如今,這座從屬於普魯士王室的館藏地,在經過歷史的推演下,成為全德國人的驕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更在1999年將舊博物館與整座博物館島列為重要的歷史遺產,(註七)讚揚其對於教育和文化保存的貢獻。這座以舊博物館為發跡,而後演變出的「博物館群像」,在施普雷河島閃耀著,並且持續的開放給民眾參觀,不定期的藉由展覽、科技和電腦技術將資源分享給大眾,讓人在觀賞歷史展品的同時,更能了解到專屬於德意志民族的驕傲。

 

(註一)柯恩是柏林城市發展初始時,便已經出現的「柏林姊妹城市」(Schwesterstadt des ursprünglichen Berlins),其所處位置為施普雷河島(der Spreeinsel)的對面,是舊柏林時期便開始發展的地區。而後柯恩與柏林相連,共同成為柏林城市的區域,而兩個城市的結合,使得柏林成為名符其實的雙子城市(Doppelstadt)。有關柯恩城市與柏林城市發展的關係,可參考Marra Brandenburgensis, Die Doppelstadt Cölln - Berlin im 13. Jahrhundert, http://www.brandenburg1260.de/berlin.html(2016/05/28)

(註二)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Geschichte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 http://www.smb.museum/ueber-uns/geschichte.html(2016/05/23)

(註三)Antonio Paolucci, Great Museums of Europe (Milan : Skira ; New York : Rizzoli International, 2002), p.153.

(註四)德意志藝術史家希爾特為18世紀末在霍亨索倫王室間嶄露頭角的藝術史家,其對於古典時期的藝術尤其著迷。他所撰寫的〈對於普魯士王室的珍藏品〉(Über den Kunstschatz des Königlich Preußischen Hauses)對於偶爾柏林藝術空間的建立和開放影響很深,而其理論也被認為是舊博物館之所以會建成的重要參考依據。詳參Günter Schade, “Die historische Entwicklung der Berliner Museumsinsel” in Peter Betthausen, Die Museumsinsel zu Berlin(Berlin : 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1987), p.10.

(註五)國王對於建造舊博物館的態度是很正面的,據Peter Betthausen在其著的描述,國王對於博物館的計畫與興建有著濃厚的興趣。詳參Peter Betthausen, „Das Museum am Lustgarten(Altes Museum; 1823-1830)“in Karl Friedrich Schinkel: Mit siebzehn farbigen und zweiundfünfzig einfarbigen Abbildingen(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Berlin, 1987),unknown.

(註六)Theodore Ziolkowski,“Schinkel's Museum: The Romantic Temple of Art”,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31, No. 4 (Dec., 1987),p.376.

(註七)UNESCO,” Museumsinsel Berlin,” http://www.unesco-welterbe.de/de/unesco-welterbestaetten/museumsinsel-berlin#.V2H4oLt97IU(2016/06/10).

 

參考資料

 

  1. Betthausen, Peter. „Das Museum am Lustgarten(Altes Museum; 1823-1830)“in Karl   
  2. Friedrich Schinkel: Mit siebzehn farbigen und zweiundfünfzig einfarbigen
  3. Abbildingen. 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Berlin, 1987.
  4. Brandenburgensis,Marra. Die Doppelstadt Cölln - Berlin im 13. Jahrhundert, http://www.brandenburg1260.de/berlin.html(2016/05/28).
  5. Paolucci, Antonio. Great Museums of Europe. Milan : Skira ; New York : Rizzoli International, 2002.
  6. Schade, Günter. “Die historische Entwicklung der Berliner Museumsinsel” in Peter Betthausen, Die Museumsinsel zu Berlin.Berlin : 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1987.
  7. Spiero, Sabine.“Schinkels Altes Museum in Berlin”. Seine Bau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Eröffnung, Jahrbuch der Preuszischen Kunstsammlungen, 55. Bd., Beiheft zum Fünfundfünfzigsten Band,1934.
  8.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Geschichte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 http://www.smb.museum/ueber-uns/geschichte.html(2016/05/23).
  9. UNESCO,” Museumsinsel Berlin,” http://www.unesco-welterbe.de/de/unesco-welterbestaetten/museumsinsel-berlin#.V2H4oLt97IU(2016/06/10).
  10. Wikipedia,“Altes Museum”, https://goo.gl/DB21jD (2016/05/23).
  11. Ziolkowski, Theodore. “Schinkel's Museum: The Romantic Temple of Art”,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31, No. 4 ,Dec., 19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