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軼雋 圖/來自網路

 

  「草船借箭」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之一,講述諸葛孔明運用智謀向曹營「借箭」,以防東吳都督周瑜加害自己之事。然而歷史上,這段精彩的戲碼無論是在時間、地點,還是主人翁方面都與小說有不少出入。那麼真正的「草船借箭」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解答此一問題前,不妨回味一下小說中扣人心弦的情節。東吳都督周瑜心胸狹窄,嫉妒才能在他之上的劉備軍師諸葛亮。赤壁(在今湖北省)戰前,周瑜以弓箭適合水戰為由,令諸葛亮在十日內造十萬支箭,而諸葛亮笑稱三日即可並立下軍令狀。準備期間,孔明向前來詢問的魯肅說:「只要準備一些船隻、軍士,後以帷幕遮住小船並鋪上稻草。切記勿讓周瑜知道此計,否則計謀將會失敗。」[1]欲問其他詳情,孔明卻笑而不答。五更時分,諸葛亮命令江上船隻頭西尾東,擂鼓為號。此時大霧鎖江,曹營軍士看到來船,誤以為東吳水軍來襲,拿起弓箭便射。頃刻間,草船一邊箭矢密佈。隨後他要求船隻掉頭,繼續「收箭」。不一會兒,二十艘船仿佛刺猬一般,排滿箭支。伴隨著「謝丞相箭」的高喊,船隻逐漸遠去。不久,周瑜按約定來點收箭矢,見那箭堆如同小山一般,倍感嫉妒的同時,也只好暗笑:「先生神算,使人敬服。」事後孔明說,他早已推測出借箭的時候江上會有大霧,因而他敢於接下如此嚴苛的軍令狀。

 

圖一.jpg

《三國演義》電視劇(1994)劇照

 

  然而,如此令人擊節的故事描述,卻與正史記載大相徑庭。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建安十八年(西元213年),孫權軍屢向曹操挑戰,曹軍堅守不出。情急之下,孫權親自登上一艘大船,從濡須口(在今安徽省)進入曹軍水寨打探狀況。曹操見狀,下令軍士射箭,萬箭齊發之後,船的一邊傾覆。接著孫權命令船隻掉頭,使「箭匀船平」後孫權便駛船回營。[2]不難發現,這段史實的基本情節與小說極為相似,但是主角為孫權而非諸葛亮,而且此事發生在赤壁之戰(西元208年)之後,地點也有不同,顯然小說情節並非歷史原貌小說的故事為經羅貫中加工之版本

 

圖二.jpg

京劇《草船借箭》劇照

 

   作者又為何要將時空與人物進行一番挪移?原因恐怕在於,文學作品需要型塑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使整個故事情節更為立體豐滿。在作者的筆下,周瑜雖有曠世之才,卻也心胸狹隘,對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無比憤恨,欲殺之而後快,故他設下短時間內造十萬箭的陷阱以陷害孔明。對於此等險境,諸葛亮體現出超乎常人的冷靜與敏銳的觀察力:他了解如何運用大霧這一天氣條件,因此敢於接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賭注,從而凸顯出他高於周瑜的智勇。兩位智者的鬥法,自然相較於正史記載更具藝術張力,從而也更加地深入人心。無論是民間的歇後語,如「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草船借箭——有霧(誤)」等,還是以此為題材的戲曲、文學、影視作品等,此故事擁有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相反,正史的記載由於僅僅記述事件,少了幾分對孫權智謀的渲染,因而常為人們所忽視。從而戲說相較正史,更為後世人們所知曉。

 

注:[1] 原文: 「望子敬(魯肅)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為幔,各束草千餘個,分佈兩邊。吾別有妙用。第三日保管有十萬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計敗矣。

以上選自《三國演義》第46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2] 原文: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複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資料來源: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北京:中華書局,1964),頁1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