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陳楷峯

 

臺語,對臺灣人而言可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它偶爾出現卻稍縱即逝,若隱若現飄忽不定。從前這個幾乎全島通行的語言,如今能流利使用的人恐怕已寥寥無幾。有些人認為,公共場合只要講中文就好,臺語在家裡學便可;也有些人較極端的認為臺語粗俗而難登大雅之堂,不應該積極學習。可以注意到的是,如今能夠流暢使用臺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這是目前的社會現象。但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討論出來的問題了。

 

不過,臺語真的「難登大雅之堂」嗎?回到歷史的脈絡中觀察可以發現,臺灣人的臺語使用權、教育權以及傳播權,在過去政府為達到有效統治而積極推行國語運動的政策之下,臺灣原有語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受到壓抑與限制的。儘管共通語言的推行確實達到不錯的成效,但政府在教學環境與其他公共場合禁止臺灣語言的使用,讓日後的臺灣社會陷入嚴重的語言斷層,隨之而來的是文化嚴重流失的問題。

 

回顧中學時代的國文課本與複習講義,幾乎會提到關於「平上去入」的聲調系統。然而臺語的音韻系統遠比這些還要複雜,讓不少人望而生畏。連橫就在其文章中多次闡述臺語研究的困難點,其著作《臺灣語典》中則記錄不少臺灣人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其中大部分竟能於《詩經》、《爾雅》、《說文》等文獻中發現,諸如「中晝」(中午)、「參詳」(討論)等。因此我們可以說,臺灣人口中的臺語,充滿著古雅的氣質。

 

筆者曾與祖父同坐在客廳,兩人卻沉浸在幾個小時的沉默當中。祖父逝世後,我對祖孫兩人無法流利的進行對話感到莫大遺憾。自此開始學習臺灣語言,透過史料、論文、專書以了解可能的歷史原貌。學術界對臺語的定位有著相當程度的爭議,從文字化到教學問題,都需要謹慎處理。尤其在這轉型中的社會,臺語應該如何定義、認識。無論南島語言、閩南語、客家話,或是其他語言,都應回到歷史情境當中了解其意義,以及能帶給人們什麼啟發。語言是使用者對自身所處世界的認識,隨著環境的轉變而產生變化。因此,理解臺灣語言的發展,便能從不同觀點體會過去的人們是如何看待自身所生長的環境,也就能從不同面向掌握臺灣歷史的發展脈絡。

參考書目:

 

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聯經,2012年。

洪惟仁,《臺灣方言之旅》,前衛,1992年。

洪惟仁,《臺灣語言危機》,前衛,1992年。

連雅堂,《臺灣語典》,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