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善合 圖/網路資料

 

  探索宇宙,是人類為滿足好奇心所做的科技突破。隨著太空船、火箭、人造衛星相繼出現,人類看見不同視野,激起更大的野心去追求新知。臺灣跟隨著全球的天文研究風氣,依序誕生出幾顆不同功能的人造衛星,加入環繞地球的行列。而在二零一六年,福爾摩沙衛星二號(Formosat-2 satellite,此後簡稱:福衛二號),宣告零件故障,結束長達十二年的太空任務。為感謝其卓越的貢獻,筆者試圖於本篇讓讀者看見福衛二號的「真相」,紀念最後的光榮退役。

 

圖一.png

福衛二號

 

  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一日,美國的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成功發射一顆衛星。那正是福衛二號,臺灣第一顆小型的自主操作遙測衛星。它的主要功能為對地表遙測影像的拍攝和在科學上的數據應用,黑白和彩色的解析度分別為二公尺(四平方公尺)和八公尺(十六平方公尺)。在最初科學家的計算中讓衛星坐落於獨特的軌道上,得以每天南北方向繞行地球十四圈,在短時間內回到原點,稱為「每日再訪」。雖然因此不能完整涵蓋地表所有範圍,但這特性能在短間距中拍攝同一區的影像,因而常常被用來當作救災工作的輔助。運作模式如下,首先該衛星拍攝第一時間的災區照片,再由太空中心傳給世界的救難團隊或國家應變單位,以達到最快速的拯救效率,汶川地震、莫拉克風災、日本的福島核災皆有透過福衛二號的協助,降低更多損失傷害的可能性。福衛二號的預期工作年數是五年,其卻超乎專家的想像多運作了一倍以上的時間,直到二零一六年,因為反應輪的故障,連帶影響到角度的拍攝和太陽能板的能量供給,太空中心在八月十九日宣佈其退役,結束在太空的任務。

 

圖二.jpg

上圖為震災前正常流域的湔江/中間為震災後流域變寬的湔江,堰塞湖已形成/下圖為已經氾濫的湔江

 

  在福衛二號的救災生涯中,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對於中國的汶川地震救援。二零零八年五月,中國汶川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的強震,正當全球和中國當局的注意力皆在搶救難民時,臺灣國家太空中心的研究人員透過衛星發現另一個潛在危機。上游區的湔江因地震造成河道兩旁的土石崩塌,形成臨時的唐家壩堰塞湖,而堰塞湖累積到一定水量坍塌時,會讓下游發生洪水並淹沒村莊。研究人員正是透過福衛二號的影像觀察到震災後的湔江河道竟變得比兩年前的正常流域還寬,因而判定堰塞湖的出現。他們並未因政治關係而刻意隱瞞,相反的在當下立即將影像傳給中國當局和國際救難團隊,在最短時間進行人員疏散和動用外力疏通河道,中國國家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甚至致贈刻上太空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的牌匾表達感謝。福衛二號間接拯救下游三千多人的性命。

 

圖三.jpg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

 

  國家太空中心研究員蕭俊傑博士在他的演講中提到太空計畫除了幫助科技發展上的進步,也包含人道關懷的精神。筆者認為該科技的發展不單讓人道救援更容易執行,在外交上也能發揮多一份資源的優勢,進行國際上的合作和交流,甚至讓學術研究不再那麼封閉,使學者更容易取得資料。科技的誕生是為了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好,或許國家會將其作為政治較量的工具,但主控權仍在人類手中,考驗著如何運用的多種可能性。福衛二號的事跡在人道救援上成為模範的代表,然而它已進入歷史的脈絡中,後續即將接替發射的衛星甚至延伸至太空技術的應用是否能繼承福衛二號的「人道」價值,不單用以協助更多人類,更能幫助臺灣在國際上的交流。這是筆者認為福衛二號給予的最後禮物,也是真正的價值傳承。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Nz0NeAYL0

 

參考資料:

  1. 劉蒨蒨、周士傑,〈巨人的眼睛-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科學發展》,2015年12月
  2. http://lovegeo.blogspot.tw/2015/10/2-3.html?m=1
  3.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rds/view.php?id=8765&eocn=image&eoci=moren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