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欣儒 圖/網路、個人收藏

  莎士比亞曾說:「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打動女人心。」,珠寶從人類社會建立初始即存在,且無論性別、年齡與社會地位都有其適用的款式。珠寶飾品隨著工藝技術、礦產發現和流行時尚而成長、變化,它像飲食一樣隨處可見,也像飲食一般不可或缺,深植於人類生活。無論貧窮或富裕,人們經常有裝扮的需要,或許史前時期某個人將貝殼、獸牙配飾在身上的瞬間,便是人類開始裝飾自己的開端,亦是珠寶史的濫觴。

 

圖一.jpg

(圖一)巴絲特神護身符,埃及,象牙製,約西元前664年~西元前332年,大英博物館館藏

 

  我們可以從「珠寶」的定義開始談起,它所能涵蓋的範圍除了一般認知的耳環、項鍊、戒指、手環等飾品,事實上還能根據不同文化與載體將其概念延伸到帽針、袖扣、打火機、懷錶、拐杖、領帶夾、藥盒、煙盒等隨身用品,因此或許稱它們為「裝飾品」可能更為貼切——只要是生活用品,就有機會以更精細的工藝、更華貴的材料製作,昇華成裝飾品,讓它們在實用之餘更具賞心悅目的一面。惟筆者能力有限,本專欄仍將只集中討論最廣為人知的類別,那麼從這些來自博物館、私人收藏與古董市場的珠寶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那些面向?

 

圖二.jpg

(圖二)(由上至下)Cartier黑琺瑯鑽石打火機,英國,倫敦貴金屬檢驗所認證18k金製,1932年/利摩日(Limoges)琺瑯藥盒,法國,金屬,不詳/綠松石馬蹄鐵與皮帶造型帽針,英國,k金製,約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

 

  珠寶最直接能觀察到的便是材質,我們可以從其所使用的金屬、寶石以及年代來推測某地某時有無相關礦產,若無,則可以猜測出土地區曾與其它地方有商貿往來。不必談到上古時期,就目前西洋古董市場大宗——英國來說,我們可以知道當地並沒有生產鑽石、紅寶石、藍寶石、歐泊等貴寶石,但由於其在帝國時期擁有廣大的殖民地(特別是擁有許多出產貴寶石的殖民地,例如印度、緬甸、南非、澳洲等),以至於英國的珠寶工業在發展上有相當的資源,至今仍有許多該時代的製品在古董市場上流通。由此可見,珠寶也見證了前殖民地與前殖民母國的經濟來往,藉由研究這些寶石的產地和流向,可幫助人們更了解過去這段歷史。

 

圖三.jpg

(圖三)藍寶石與鑽石金戒,英國,切斯特貴金屬檢驗所認證18k金製,約1905年~1929年,F J Ross & Sons 出品

 

  此外,從單件珠寶上所使用的工藝,並根據其製造年代考察,我們也可以看出人類製造技術的演進,至於人們對珠寶喜好的遞嬗,則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經濟走向與社會變遷。在工業化時代之前,高級珠寶與高級服裝一樣以訂製為主流,因此件數少且多以手工為主,並不特別講究品牌,主要客戶則是富有者居多。從這點上來看,毫無疑問的,在過去珠寶是彰顯身份地位的物品,它展現富者與統治者的財力,某種程度上更反映王權的號召力,擁有集中度高的權力以及安定的社會,才有可能動用國防、農牧以外的人力從事採礦、冶煉和製造。

 

  然而到了十八世紀中葉,珠寶工匠開始使用價格較低的人造玻璃替代寶石,是為時尚珠寶(costume jewelry);十九世紀時,鍍貴金屬加上人造寶石的平價飾品獲得了更廣泛的推崇;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中產階級崛起以及在消費文化興盛的背景之下,珠寶的材料在使用上更趨親民,製造上也多了大量生產這個選項,當人人都有機會參與時尚,這類商品的需求亦隨之增高,同時因為各公司相互競爭、模仿,1955年珠寶設計專利便應運而生,各公司陸續在自家商品上面打印品牌名稱,以建立顧客對品牌的識別與信賴,這使得時尚珠寶成為市場上的新寵兒,與高級珠寶在主要客層上互別苗頭,且各有千秋。

 

圖四.jpg

(圖四)藍色萊茵石項鍊,美國,銀色金屬鍍銠,1950年代,Joseph Wiesner N.V.出品

 

  珠寶在物質這一層面滿足了人們的虛榮心,但它的形制更反映長久以來不同文化中的宗教觀與審美觀,更甚者還有突破文化藩籬的紀念與象徵意義。從黛安娜‧斯卡利斯布里克(Diana Scarisbrick)之著作《Rings: Jewelry of Power, Love, and Loyalty》(戒指:權力、愛與忠誠的珠寶)的標題便可看出端倪,珠寶飾品的內涵往往遠超過肉眼可見的範圍。


  先從宗教信仰說起,許多宗教都具有護身符這個概念,這些護身符經由工匠巧手製作,呈現的樣貌既有信仰的標誌使配戴者心安,作為飾物亦堪稱畫龍點睛,更休說那些宗教場所內收藏並展示著的,與金銀寶石相關的文物。


  而說到較大眾化的部份,珠寶設計的題材繁多,其中與大自然和生活用品相關的造型更是歷久彌新,舉凡星體、鳥類、昆蟲、花卉、馬蹄鐵、皮帶等圖樣均可見於古董珠寶中,而這些素材亦會隨著社會風氣、當代藝術風格,甚至統治者的感情世界而有幾項在某個時期特別受歡迎。不只關乎流行,珠寶也映照了不同社會賦予不同事物的意義與禁忌,並為圖像學和符號學研究提供更為貼身而通俗的證據。

 

圖五.jpg

(圖五)珍珠與透明寶石十字架,德國,金屬材不詳,約1450年~1475年,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館藏

 

  至於藉珠寶聯繫感情,不外乎就是成年禮、婚禮等人生中重要時刻收到的饋贈,這類珠寶通常帶有更深一層的意涵,較特別的例子為起源於十八世紀的「藏頭詩珠寶」(Acrostic Jewelry),它的做法是將各種寶石照英文字母開頭依序鑲嵌,拚成諸如ADORE ,REGARD, DEAREST等單字,以表示贈送者對受贈者的親愛之情,此形式的珠寶盛行於喬治王時期到維多利亞時期之間,十足展現當時社會普遍較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另外,家族代代相傳的紋章戒、共濟會會員戒與大學戒等飾品則有傳承、識別與紀念等用途,為珠寶的功能性再添一筆。

 

圖六.jpg

(圖六)REGARD鑰匙胸針,英國,18k金製,喬治王時期(1714年~1837年),由左至右所鑲嵌之寶石為紅寶石(Ruby)、祖母綠(Emerald)、石榴石(Garnet)、紫水晶(Amethyst)、紅寶石與鑽石(Diamond)

 

  珠寶所承載的故事實在太多,它可說是世俗與神聖的結晶、物質與靈性的產物,值得用一生來探究。本文僅略提皮毛,未來將陸續推出專題文章,探討珠寶飾品在歷史與社會上的方方面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