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欣儒 圖/網路

  在臺灣,當家族中嬰兒出生滿月,長輩總會在為孩子祝賀的同時贈與純金飾品作為禮物,如意墜、金戒指、金手牌或者金珠都是常見的造型,既富含寓意又兼具實用、容易變現的特性,這或許也體現了早期家族成員之間的經濟互助。

  實際上,這樣為了慶祝新生而製作的飾品可見於各地,根據考古出土文物與歷史研究的成果看來,從古巴比倫、古埃及到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如此風氣從未減退,甚至近期又有流行的趨勢,至於東方較少著墨的悼念珠寶是於何時有了雛形,又是什麼原因讓它席捲英國時尚界?本次專欄仍將以歐洲古董珠寶為主要探討對象,為讀者介紹紀錄出生與死亡的珠寶形式。

 

圖一.jpg

(圖一)印有代達洛斯與伊卡洛斯的伊特拉斯坎風格護身符(Etruscan bulla with Daedalus and Icarus),古羅馬,西元前5世紀

 

  嬰兒珠寶除了能夠表示親朋好友的祝福,在過去還有另一種功能:驅邪。以前的醫療條件較不如現代完備,嬰兒往往在出生不久後便可能面臨夭折的風險,父母為了保佑孩子平安成長,便會將護身符做成飾品配戴在孩子的頸間、手腕、耳垂等處。例如柬埔寨人習慣將銀線繞成簡單的環狀並套上小鈴鐺,讓小孩戴在腳踝上以驅趕邪靈,而在南美洲、南亞地區則會在嬰兒在出生一陣子後便為他們打耳洞並戴上耳釘,又或者像是十四世紀的義大利人會給孩子配戴珊瑚製成的十字架,以抵抗致命的「邪惡之眼」。

  到了金屬工藝更加發達的十七世紀歐洲,嬰兒珠寶有了更好的發展,但同樣是在維多利亞時期方達到高峰。許多工匠開始製作k金或銀的嬰兒尿布夾以及圍兜夾,上面除了刻有婉約的雕花,上面通常還會打上BABY字樣,而較富裕的家庭則會使用諸如綠松石、石榴石、珍珠等價格相對實惠的半寶石為新生兒製作胸針、戒指或手環,除此之外,掛在手環上的吊飾(charms)亦是相當受歡迎的形制,這個時期的設計十足影響了當今嬰兒珠寶的風格。

 

圖二.jpg

(圖二)BABY胸針,英國,9k玫瑰金,維多利亞時期(1837年~1901年)

 

圖三.jpg

(圖三)石榴石嬰兒戒,10k玫瑰金,愛德華時期(約1910年代)

 

  孩子在父母的照料下健康長大,經歷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當他撒手人寰,其子孫將會以特別的方式紀念這位逝去的長者:而如果這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他的頭髮或牙齒也許會被兒女保存下來,製作成美麗的圖樣後,封存在以黑色與金色材質妝點的玻璃小盒裡,並被做成胸針、戒指等首飾,隨時配戴在親人身上。

 

圖四.jpg

(圖四)喬治王風格編髮胸針,15k金,喬治王時期~維多利亞時期(約1830年代~1840年代),琺瑯文字為”IN MEMEMORY OF”

 

  悼念珠寶(mouring jewelry)的起源可追溯至十六至十七世紀之間歐洲盛行的memento mori珠寶:拉丁文memento mori意即「記得你將終有一死(Remember you must die.)」,自從十四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以後,這個意象便被人們當成對自己的警惕與對親人的思念,也多少帶有看破人生無常的況味,此種飾品通常以黑色琺瑯、黑瑪瑙、骷髏、棺材、蟲子、十字架做為裝飾主題,這些元素偶爾也會出現在當時的結婚戒指上,意在鼓勵人把握現下所擁有的一切。

  隨著時代變遷,這種珠寶逐漸多了「紀念某人」的功能,也就成了十九世紀時廣為人知的悼念珠寶。然而,這類珠寶不一定都包含逝者的髮絲或牙齒等身體部位,有時會以逝者的畫像為主,或者僅是以黑色(偶爾會有深藍色與棕色,白色或灰色則代表死者為小孩)、金色的材質以及少量寶石組成,並刻有紀念性的文字例如MIZPAH,這個希伯來文單字來自於《聖經》〈創世紀〉第三十一章第五十節,象徵「上帝在我們中間作證(God is witness between you and me.)」。

  由於Memento mori珠寶和悼念珠寶的樣式實在太過相似,有時就算連專家都難以清楚定義單件作品的性質到底是屬於何者,但我們可以從簡單的方法下手:首先可以查考製造日期與工法,以定義它大概屬於哪個年代,除此之外還能從設計上看出端倪:一般來說,維多利亞時期的製品相對少用骷髏、棺材這種較病態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以更溫婉的花朵、眼淚、珍珠、藍天白雲或十字架作為設計的主體。

 

圖五.jpg

(圖五)memento mori金戒,k金與白琺瑯,德國,約1600年~1625年

 

圖六.jpg

(圖六)愛人之眼墜盒,18k金與琺瑯,英國,1861年

此件是用以紀念羅登(Roden)伯爵夫人、湯瑪士.斯特普萊頓(Thomas Stapleton,1766年~1831年)之女Rt. Hon.瑪麗亞.法蘭西斯.凱薩琳.斯特普萊頓(Rt. Hon. Maria Frances Catherine Stapleton,1794年~1861年),可能是由其丈夫羅登第三伯爵羅伯特.喬瑟林(Robert Jocelyn,1788年~1870年)委託製作

 

  而說到悼念珠寶的興起,我們不能不提及大英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以及她的夫婿亞伯特親王。1861年,當亞伯特親王去世,女王便為了替他守喪而穿著黑衣,當然,她也配戴著畫有親王肖像的悼念珠寶,這在英國時尚界捲起一股新風潮,人人都想效仿女王紀念自己的親人,此時起悼念珠寶才真正開始大量出現。

  可惜的是,哀悼的初衷仍在這波潮流下逐漸變質,到了最後反而成為人們拿來炫耀的物品,當時英國國內為了應付龐大的悼念珠寶市場,曾有段時間每年進口大量毛髮,製作成「現成」的產品以供不需要憑弔任何親人的消費者選購。

 

  本文撰寫時已過清明時節,眼下豔陽高掛天邊,似是象徵逝者已去但來者猶可追,珠寶記錄了人生的開端與結束,它提醒人們必須珍惜活著的時日,並要追憶早已離開世間的親人。

  人的一生很短,但珠寶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見證數不盡的生命歷程,並記錄下那些獨特的故事,以供後人追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