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佩穎


  談及《史苑》,便會聯想到系上大三人人必經的,令人頭疼萬分的「史方」。在最初的印象當中,《史苑》即是每學年一次,由系上一位老師和學生們組成校編小組,將幾篇史方課堂中優秀的論文對校、編纂而成。但事實上,最初的《史苑》與史方毫無關聯。


  隨時間累積推移,現今我們所熟悉的《史苑》,已經過一段由小而大、由雜而純的蛻變,穩定成形。但翻閱過往歷年的《史苑》,亦能發現其中明顯變化的痕跡。


  舉例來說,最初編輯《史苑》的團隊,是由「史苑社」所負責。但隨系學會逐漸成形穩定,史苑社的工作和精神,慢慢由系學會承接下來。自二十期的《史苑》開始,編輯《史苑》的工作,便確立由系學會中一屆傳承一屆的「專門小組」全權掌握。陳君愷老師回憶,當他在大一時,便跟著當時負責編輯史苑的學長,學習編輯和審稿的工作,而在成為學長之後,又帶著底下的學弟妹繼續為《史苑》努力,直到升上大四,甚至成為史苑編輯團隊中的「顧問」。


  然而,相對應的問題卻在無形中不斷浮現。


  《史苑》最初創刊的精神和目標,即為一份系上學生自主學習、寫作、相互交流史學的「學生性」刊物。但隨《史苑》一期期的出刊,竟漸漸出現資金和文稿缺乏的問題,使固定每學期出刊一次的《史苑》,慢慢無法承受。


  於是《史苑》在三十三期之後,更改為每學年出刊一次。而原本以系上學生自主投稿的來源方式,逐漸在缺稿的窘境中,編輯們被迫向史學方法的任課老師,尋求提供課堂所交的報告論文。之後,《史苑》編輯的工作,甚至脫離了系學會,轉而變成不固定的「任務型」編輯小組。這些改變,無非是在扭曲《史苑》最初創辦的原意和精神。


  陳君愷老師在回憶中曾玩笑地說,學生時期的他為了編輯《史苑》耗費不少心力,而回來輔大任職之後,竟又曾成為編輯《史苑》的指導老師,而繼續為了《史苑》忙碌不停。這樣極其諷刺卻又玩笑的話語,卻正體現了《史苑》直至今日不斷的改變。


  不過陳君愷老師表示,自六十七期的《史苑》開始,這樣的「頹勢」已逐漸有了好轉。近來幾屆的《史苑》不僅投稿量逐漸增加,稿源不再完全由任教史方的老師提供,並且,稿件素質亦在不斷提升。


  民國五十二年,在臺復校的輔仁大學創立了歷史系;民國五十二年,第一屆歷史系學生組成的史苑社,懷著對歷史研究的熱誠,創辦了第一期《史苑》。這最初是由學生自主編輯、學習和投稿的學生刊物,隨歷史系一路走來,歷經不斷變化和成長,直至今日,已有七十一期的《史苑》所象徵的,不只是一份出自歷史系的系刊,其中更深深銘刻著歷史系傳承的史學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