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祝常悅 文/祝常悅 文字整理/林凌媺 攝影/林芃均

 

  於2009從香港報名參加臺灣大學聯考,通過後被輔仁大學歷史學系錄取,現雙主修德國語文系,任歷史系足球隊隊長。如今,已完全融入輔大,儼然是半個「臺灣人」的余秉桓學長回憶起選擇來臺深造的初衷,竟然是因為臺灣濃濃的「人情味」。

「07年我曾到過臺灣,覺得這裡的人都很有人情味,地方又蠻漂亮的。就對臺灣有超好的印象。09年我高中畢業之後,就有報名參加聯考,看看能不能來這裡上學。」余秉桓一段遊客式的來台經歷成就了他和臺灣,和輔仁的一段緣分。

 

 

 DSC00632.JPG  

 

 

 

 

「祝」祝常悅

「余」余秉桓

 

 祝:同樣都是「華人社會」,比如大陸、香港、澳門、臺,包括新加坡,你會覺得香港和臺灣之間有什麽特別的不同之處,或者說最大地差別是什麽?

 

 余:香港的人情味沒那麼重。儘管香港也保留很多中國的傳統,但是人情味這個方面,我確實覺得蠻欠缺的。例如,你會看到在公車或是捷運上,臺灣設立了許多「博愛座」。大家不會去坐這個座位,空出來讓給老人家或者有需要的人士。當然,在香港,大多數人也會在公車上為老年人讓座,卻常常在讓位之後匆匆走開,仿佛做了什麽虧心事一般。這讓我覺得,香港不知道怎麼了,人與人之間顯得比較冷漠,缺乏臺灣這種人與人之間真心地相互關切。

  祝:會是因為香港的商業氣息太重嗎?

 

  余:對!在香港,街上的人會走得很快(余秉桓生動地模仿香港人的箭步如飛),沒有臺灣那種肯為素昧平生的人停下來,做點什麽的感覺。

 

  余秉桓帶著欣賞和憧憬來到這個深深吸引他的地方,剛剛加入輔大歷史系時,系上的各種運動隊裡,系足連參加比賽的人數都無法湊齊。爲了參賽,余秉桓成為了系足的一員,也成就了他作為一名港生在臺灣建設足球隊的開始。被問及組建系足的衝動為何,學長說:「我從中學就有踢球。當你鍾愛一項運動,就有動力發展成隊伍參加比賽,獲得成績和肯定。」

 

  祝:香港和臺灣相比,足球這種運動滲透到學生之中的程度,哪一個更深、更強烈?

 

  余:當然是香港。香港的男孩子大多從小學就會開始踢球,每個中學幾乎都會有校隊,儘管專業程度參差不齊,但一定都會請教練來訓練。足球在學生中間是十分流行的,而臺灣人好像對足球就沒有那麼熱愛。比如在這裡,很少有人會跟你說喜歡看足球。到現在為止,在歷史系上還沒有認識會去看英超聯賽或是德甲賽的人。每週的足球賽事也很少有人關注。

  祝:您覺得這種原因會是什麽?會因為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關係嗎?

 

  余:我不會說沒有這層關係。就好比賽馬,也是英國人影響香港娛樂的一個方面,甚至成為經濟活動重要組成部份,一直到現在。包括,臺灣受美國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大家關注棒球、壘球、籃球的比率會比足球高一樣。在臺灣,很難在報紙體育的欄目內上看到大篇幅關於足球的報導,我現在也只能通過網路關注賽事了,而且還必須瀏覽香港的網頁。

 

  由於臺灣同學普遍對足球的熱情不高,系足的組建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余學長在兩年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余學長逐漸改變了僑生在足球運動上「一統天下」的局面,積極地發展足球的「在地化」,如今已小有成果。

 

  余:我記得大一那年,隊裡只有五個人,也沒有公開招生。在系隊的新生說明會後我才接觸到有踢足球的學長。我大二時才開始公開招生,但徵得的隊員都是僑生。

 

  祝:僑生的比例有多大?

 

  余:十一分之九。我們只有兩名臺生。〈很無奈的〉而且這九名成員都來自香港或澳門, 哪怕之前沒有踢過,好像因為港澳地區足球的文化比較濃鬱,他們也都願意來試試看。不過,臺灣的同學們興趣似乎就沒有那麼高。

 

  祝:整個團隊配合的感覺怎麼樣?文化上的差異會有障礙嗎?

 

  余:我會比較顧及兩名臺生。比如,訓練的過程中我都會一直講國語。慢慢地,平時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友誼會培養成賽場上的默契。

 

  祝:作為球隊的“三朝元老”,在組織球隊的過程中有什麽是特別希望分享的心路歷程?

 

  余:首先是很高興球隊在成長、人數在增加。雖然我們的增速是奇慢的。到今年為止才剛剛達到14個人可以踢新生盃。但畢竟是一支初具規模的隊伍了。第二,我很高興有臺生願意留下來踢球。我個人一直認為,足球隊都由僑生組成,這樣的趨勢會限制球隊的發展潛力。因為,假設我是一名臺灣同學,看到這個隊伍裡都是僑生,一直都講廣東話,會比較有隔閡,不願意參與。

 

  祝:對於這支初具規模,步入正軌的球隊,下一步有什麽計劃?

 

  余:一方面是我們要抓緊時間設計和製作球衣,大家看起來更像一個團隊的樣子。另一方面,我預備讓隊裡的臺灣同學擔任下一任隊長,藉以發展系足的「在地化」。

 

  余秉桓強調系足不是他一個人組建的,哪怕畢業離開,在臺灣結下的深厚情誼也會讓他深深眷戀這個地方。而系足的經歷更是在他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分量。我們希望歷史系的每一名成員在這裡都能找到一種「家」的歸屬感,擁有一個充分發展自身興趣、發揮個人專長的角色,讓我們在輔大度過的時光為自己的人生舞臺添上溫馨而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