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江佩穎   圖/網路資料

 

      在中國傳統神話中,「龍」不僅僅被視為祥瑞之獸(與鳳凰、麒麟、龜同為四瑞獸),更是帝王的象徵。古有云: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而中國傳說中,人類的始祖伏羲、女媧皆為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尊稱為「龍祖」,加之後來的炎帝、黃帝傳說,都與龍有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出自《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爲赤龍)。於是,「龍」成為中國王權的象徵,而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


001.jpg  


      傳說中曾記載,龍是由兔眼、鹿角、牛耳、駝頭、蜃腹、虎掌、蛇頸、魚鱗、鷹爪(或是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鬚、獅鬃、蛇尾、魚鱗、鷹爪)九種動物合而唯一的形象,因此又有「九不像」之說。而在外形的變化上,又有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又或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蛟,無角為螭,無腳為蠋。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對應的地支是「辰」,而2012的今年正是壬辰年。除此之外,「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亦為中國天文的四象。而身為「龍的傳人」的中華子民,亦有「龍神」這樣的神祇崇拜;此多為水神、海神。如水域的「龍王」、四象中的青龍神、佛教天龍八部中的那伽龍神。舉例來說,廣東人、客家人、閩南人信仰所謂的龍神,是一種守護風水的神靈,有一種說法是指四神獸中的青龍,另一說法則為居於山陵的山神,而這些多半是以浮雕、或只在墓位左側小角落堆石表示。在臺灣宜蘭地區,會在墳墓旁立「龍神」牌位,俗稱「山靈」。


龍作為中國帝制時期皇帝的象徵,因此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龍當作圖像,或是黃袍上的刺繡,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龍(又稱「蟒」)。除此之外,在臺灣許多廟宇皆有龍的雕像或畫像,皆是四爪龍。


002.png  

滿清皇袍紋章上的龍


003.jpg  

孔廟香爐上的五爪金龍



 004.jpg  

北京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龍


      而除了神話傳說之外,在古代的正史與野史均曾記載過,被認為是龍的出現的描述:有大量群眾乃至達官貴人奔走數百十里,競相圍觀一種巨型罕見生物的記載,那是一種腥味極重,滿身魚鱗,長著四隻腳爪,嘴邊有觸鬚,頭上有雙角或獨角,困蜿於地的生物。古代人為這種生物搭棚,澆水以緩解其痛苦直到它藉滂沱大雨它騰飛而去。另外,近代更有《營口市志》記載:「1934年8月8日的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一米余,脊骨共29節。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觀者絡繹不絕。」當時也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後經營口市水產高級中學教授前往辨認,判定為蛟。當時的《盛京時報》派人採訪,前後刊載過五篇報導,並配發照片。中國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探索·發現》等欄目曾就此營口墜龍事件拍攝過專題片《解開七十年前的迷團》及《龍影遺骨》。


然而,是否真有「龍」這種生物的存在?又或是龍也許是古代人對另一種動物的寄託?根據動物學家楊鍾健以及歷史學家何新在20世紀末公布的研究成果,龍的原型可能是大型的爬蟲類動物,主要是鱷魚(水龍)或是巨蜥(山龍)。上古夏商周之前,中國古陸氣候暖濕,而這二種動物分布在中國大陸多處,舊石器與新石器遺址中都有鱷魚骨化石的發現。傳說中所謂貪吃的「饕餮」之名,也可能只是兇猛鱷類(如鼉龍)的轉語。


龍的形象除了在中國、台灣與文化傳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東亞地區、在西方和其他全世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意義和存在。與中國、台灣較近的東亞、印度文化圈來說,「龍」的形象較為相似;日本為「竜」,有三爪或四爪,是吉祥的象徵,通常出現在河川和瀑布;韓國為「」,他們稱之為天龍,通常與雲霧為伴,是吉祥的象徵。另外還有「이무기」的海龍,是一種具有與大海蛇相似的形象、以及「」的山龍;越南則為「Rng」,特別是突出的眼睛、長鬚、腮鬃、蛇尾和鱗片,但是無角;它口中所含的寶石代表的是和藹、高尚和智慧的象徵。


而印度文化圈(包括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的「龍」則為「那伽」,它亦是印度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印度,那伽被視為有靈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護神。它們能夠造雨(這點與中國的龍相似),因而帶來豐收;但同時也會帶來如洪水和乾旱等災害。而那伽的傳說大多流傳在興都教的信仰當中,它具有眼鏡蛇的形象,頭部的數量會隨著等級的高低而不同;在佛教傳說中,它是佛教的八部眾之一(也就是「天龍八部」)。


005.jpg   

位於泰國清邁雙龍寺前的那伽



      而與中國、台灣,與東方全然不同的西方世界,在傳說與神話中,也有「龍」的存在。然而從字義、詞源、以及故事中的形象來看,西方世界的「龍」與中國的「龍」是全然不同的象徵。


      「Dragon」是西方世界傳說中的一種生物,牠出現在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以及建築、紀念物等等中。傳說中的龍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種類很多,其龐大的家族比起東方的龍不相上下。有居住於深海的海龍,有沉睡在火山的火龍,有蟄伏於沼澤的毒龍以及無數的奇形怪狀的龍,又或是九頭龍、龍獸、亞龍、雙足飛龍等等。


      更仔細地說,歐洲各語言中,無論是屬於拉丁語系的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還是屬於日耳曼語系的德語、丹麥語等語言中,「龍」一詞都有著類似的詞根。在拉丁語中,「draconem」也可以指巨大的蛇,而在古希臘語中,「drakon」則指巨大的海蛇或海中怪獸。「drakon」的詞根「drak-」有「注視」的意思,因此「drakon」字面上可能是指「擁有(死亡的)注視者」。


      美索不達米亞的神話、古希臘神話、荷馬的史詩《伊里亞德》,乃至於聖經都曾有與「龍」有關的故事。在《啟示錄》中,龍的形象是邪惡的,是撒但的化身。也因此這種形象普遍存在在各種基督教教義、衍生的文藝作品、文化中。早期的聖徒傳中不乏聖人與龍搏鬥的事迹,相當著名的故事有《聖喬治與龍》。


006.jpg  

 

聖喬治屠龍的玻璃窗彩繪,Hans Acker1440年,赫爾辛基大教堂



      歐洲文化中的「龍」的形象,是受到多方文化影響所塑造的。前有古希臘、巴比倫神話和基督教,後有北歐神話、凱爾特文化以及盎格魯撒克遜傳說,各種神話傳說造就了歐洲文化中豐富多彩的龍的形象。


      西方世界中的「龍」的具體形象,主要來源於中世紀的文學作品與藝術品。一般認為,是古英語記載的傳說故事中最古老的一篇,史詩《貝武夫》中最早塑造了現代歐洲文化中認為的龍的具體形象:喜歡囤積並看守寶物、好奇心重、好報復、會噴火,牙齒中含有致死的毒液。


      神話傳說與在後人的文學、藝術等創作中,西方世界的龍與中國傳說中的龍相當不同;牠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牠用四隻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牠的身體全身覆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牠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


      西方世界的龍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上有些許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相差甚大。西方的「dragon」在基督教以前,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並無異。但自從基督教時代開始,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龍和蛇不僅有負面的涵義,更是邪惡的象徵,而「古蛇」、「魔鬼」、「撒旦」從此開始與西方世界的龍,同樣帶有邪惡的意味。這與東方中國的「祥瑞之獸」完全不同。


      不過,在東方與西方世界相互交集、相互影響之後,中國備受尊崇的「龍」所代表的文化傳統,也漸漸地被西方人瞭解、欣賞,「dragon」的象徵和文化意涵因此漸漸有了轉變。所謂「好龍」的形象也慢慢出現在奇幻故事、兒童文學以及電影中。而事實上,如果撇開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不談,東方與西方的龍在本質上仍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具有高智慧、擁有神奇力量的生命。至於龍的本質是好是壞,在現代人眼中也已經不再那麼絕對,雖然在東方社會對龍本質的看法仍然較為保守,但舉例來說,在著名奇幻小說《龍槍編年史》之中,善惡兩方的神祇都具有龍的型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