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岳澄 文字整理/曹峻偉 圖/陳欣

 

  微冷的下午,在校園一隅,與陳欣相約進行訪談,秋風挾著一點涼意輕輕颯過,路上的行人不禁豎起領子匆匆離去。在淡淡的咖啡香氣中,我們側耳傾聽陳欣滔滔細數著在北京和中國人民大學的交換生活。

      

  「我本身就滿喜歡在外面四處去玩,而且中國人民大學除了位於北京交通方便外,消費不算太貴又可待上為期不短的時間,絕對是難得的機會。大學生就是要多看多玩嘛!對不對?」選擇交換學生這個管道的原因就是如此簡單。陳欣抱著想遊歷中國並體驗不同文化與生活的夢想,在今年二月,踏上了中國──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學生之旅。

 

圖一  

 

海峽兩樣情 差異比一比

 

  說起兩岸差異,陳欣認為大陸的學生有幾個特色,上課準時也很早到,不同於台灣學生的活潑與想像力,他們比較偏重理論、邏輯和辯證思考的能力,而且知識廣博,課堂上常追根究底,討論問題到下課還未結束。對於男性,陳欣覺得大陸男生的性格較為剛烈,很難改變他們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比較細心。講到這裡,陳欣特別提到盛行在大陸各高中大學的三月七日女生節。在這一天,男生會幫女生買早餐,或是拿著在女生宿舍樓下等,不然就是做很大的布條圍在宿舍樓下的門口,祝某某科系女生節快樂,晚上會辦活動,然後有抽獎、禮物、表演,有些男生甚至會選在這一天告白,是個專門為女生而準備的節日。

   

圖二  

 

走進彎胡同 轉角遇見驚奇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處處充滿著獨具特色的生活與文化,這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因此不只是兩岸,連本國人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表現在生活各個方面,譬如在學校時,接觸到的大都是知識份子,可是走出了城市,遇到的可能就是沒有讀過書或是流浪漢等文化水平較低的人,貧富及城鄉差距使各地展現不同的樣貌;而在飲食方面,各地也發展出了獨特的飲食習慣,像是有特色的小吃甜點,陳欣神采奕奕的細數著自己吃過的小吃:如北京的窩窩頭、驢打滾、豌豆黃,西安的涼皮等等。在旅遊途中,「走入尋常百姓家」,行到哪吃到哪、入境隨俗就是最佳的體驗方式,只有實際走過、經歷過,對這些事才會有「別是一番滋味」之感。

 

行過千里山水路 增長見聞達變處   

 

  交換期間是否對自己產生影響或改變?陳欣表示自己覺得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但現在回到學校後,周遭的同學都認為她不太一樣了。之前比較怕生不敢跟陌生人接觸,甚至令人感到冷漠;但這段時間她旅行過各地,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看事情觀念變得不一樣。以前只會關心自身周遭的事,現在發現必須關注更多事情才能拓展見識,例如在台灣上中國歷史的時候,對於當地的風土民情與文化往往會覺得不夠真實而且遙遠,但在中國卻有來自各地的人,親自述說著自己家鄉的故事與背景,會讓人覺得深歷其境。這段經歷使自己心胸視野變的更加寬闊,也對自己更有自信。

 

圖三  

 

雪中送炭享溫馨 有緣千里來相逢 

 

  對於交換生,陳欣也建議有興趣的同學要清楚自己選擇交換的目的是什麼?「我比較不在乎成績,在乎的是學到甚麼,交到了甚麼樣的朋友,這段時間快樂嗎?」而自己是為了旅遊、體驗新生活和結交朋友。這趟旅程中,邂逅了不少人、結交了許多不同的朋友。其中令陳欣印象深刻的經驗是在一次黃山旅行中,兩女一男的台灣人沒有帶足睡袋。到了晚上才發現天氣超乎想像的冷,尋求借宿不得只能窩在飯店角落,後來巧遇四個上海海事大學的男生,他們把帶來的帳篷借給這一行人,四個大男生自個兒縮在一個兩人睡的帳篷裡,還燒食物給他們吃,令她感動不已。這份情誼仍延續到現在,不時還會連絡彼此;另外陳欣還有一位大陸朋友對台灣有濃厚的興趣,也成功申請到交換學生的資格,彼此相約明年在台灣見面遊玩。

 

  陳欣的交換生之旅,聽起來是否覺得精彩又有趣?對這些多彩豐富的生活是否感到心動?西方哲學家奧古斯丁說過:「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每一次的嘗試,都是新的開始,勇敢邁出實踐的步伐,為自己人生的章節添加絢麗多彩的一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