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凱倫  圖/網路

 

  在1999年的12月31日,美國正式將巴拿馬運河地區主權及土地交還巴拿馬。巴拿馬運河是透過巴拿馬地峽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總長82公里,最寬處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它的開鑿歷史可追溯到西元1524年。那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提出興修巴拿馬運河,以減少船舶往來的路徑。而自1820年以來,美國便有了在中美洲建造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運河的計畫,因為船隻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必須航行到南美洲最南端繞行合恩角(Cape Horn),耗時又費力。於是在當時有了三種選擇方案,在墨西哥、尼加拉瓜或巴拿馬其中一地打通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但因西元1850年到1855年在巴拿馬建造了橫跨地峽的鐵路,使巴拿馬成為首選方案。

 

圖一_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

 

  一開始,建造巴拿馬運河的計畫是由法國的斐迪南·德·雷賽布(Ferdinand de Lesseps)著手進行,他是當時法國著名的實業家,蘇伊士運河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工的。但是他錯估了此工程的難度,並且忽略氣候、地形的差異對於開鑿運河的影響程度。加上巴拿馬地區屬熱帶叢林氣候,氣候潮濕悶熱,且常有暴雨洪水,導致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病肆虐,讓很多工人生病,影響興建進度,最後迫使法國宣佈此項計畫失敗。

 

圖2  

 

  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Theodore Roosevelt(老羅斯福,Teddy)認為,若有了巴拿馬運河,將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都有重大的影響。在發現造成多名工人生病死亡的瘧疾、黃熱病是藉由蚊子所傳染後,疫情終於有了控制。而在法國執行修築巴拿馬運河計畫時, Ferdinand de Lesseps曾經主張要建設一個和海平面保持一致的運河,但此計畫無法解決和查格雷斯河(Charges River)交界處海平面水面傾斜的問題,因為Charges River在雨季下的的洪水,都會流入運河,造成水位異常。所以,美國最後想出利用閘道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萬4千8百公里。

 

圖3  

 

以下是巴拿馬運河的幾點運作方式:

早上 :太平洋→大西洋

下午:大西洋→太平洋 

一天最多只有38艘船通過

船隻通過時要熄火,由牽引車引導

通過每個閘門約15分鐘

過路費以噸位計算,1噸美金10元

 

圖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