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兆廷 攝影/古兆廷

 

  自九月來到北京後,幾個月來,陸陸續續在中國完成了幾趟旅行。學生旅行,「旅費」問題往往最是困擾,然而,比起步入社會的人們,我們卻擁有更多的「時間」財富,這是學生的優勢。於是很多時候,為了能走得更多、行得更遠,以「時間」換取「旅費」的旅行方式,成了毫無疑問的選擇。比如說,搭幾十個小時較低廉的火車,而放棄昂貴的飛機選項,又如:住在青年旅舍。

 

  青年旅舍,簡稱「青旅」。1912年,在德國一名為阿爾特納的廢棄古堡中,世界第一家青年旅舍Jugendherberge誕生。為什麼說住在青年旅舍,是以「時間」換取「旅費」的旅行方式?去年11月初,絲綢之路旅程將要結束之際,從喀什乘坐火車返回北京需要60個小時,我與朋友在烏魯木齊中轉。我們從烏魯木齊火車站開始,坐公車抵達青年旅舍時,已花費了至少一小時的交通時間,不一定每家青年旅舍都位在市中心。

 

P1050681-001   

國際青年旅舍會員卡

 

  若是長期在大陸旅行的朋友,建議不妨申辦一張「國際青年旅舍卡」,全球通用,享有青旅旅舍住宿優惠。一般而言,較原價便宜5元人民幣,折合台幣約25元。此外,有一點提醒:在中國申辦青旅卡的費用折合約台幣250元,但在台灣申辦是600元台幣,有興趣在大陸旅行的朋友可多加留意。部分大陸青旅提供申辦的服務,當場即可領取。

 

青旅的住宿生活

 

  就大陸而言,青年旅舍可說是沒有年齡的限制。去年十月下旬,在西安七賢國際青年旅舍,我就和一位老爺爺同房,而在往後在其他地方的青旅,中年人的入住也是十分常見。在大同青旅與我同房的一位中年大哥,當時正在出差,儘管他的住宿費用由公司負擔,但他仍選擇青年旅舍,說是為了親近青年人,讓自己的心態年輕起來。除了年齡的因素外,也有可能碰上男女同住多人間的情形,在喀什、平遙的青旅都曾碰過這樣的情況,不過大多還是男女有別。

 

  於青旅的櫃檯辦妥入住手續後,通常會拿到床單、被套、枕頭套以及房間鑰匙。在中國旅行至今,我只在山西的平遙衙門官舍青年旅舍,遇到入住前店家已為顧客套上床單和被套的服務。除了大多有無線網路、電腦提供使用的服務外,每家青旅內的設施不盡相同:蘭州的西驛國際青年旅舍闢有良好的閱讀空間,架上置有不少書籍;西安七賢國際青年旅舍內有酒吧;敦煌國際青年旅舍設有自助廚房;喀什帕米爾青年旅舍結合餐飲;平遙衙門官舍青年旅舍則有撞球桌。

 

 P1020173-001    

西驛國際青年旅舍

 

  然而,沐浴用品大多是需要自備的,我目前只在大同的青旅看見牙刷 ( 膏 ) 、沐浴用品的供應。說到這,自己不禁想起第一次在中國旅行,以為青旅有提供沐浴用品,於是什麼都沒準備的窘境。若是長時段的旅行,需要清洗衣物,則要自行攜帶衣架。此外,拖鞋也並非每間青旅都有提供,即使店家有提供,考慮到衛生問題的朋友們,還是自己攜帶吧!

 

「拼車」與「信息交流」

 

  除了價格低廉的原因外,我認為,青旅還有兩項受背包客青睞的優點:「拼車」與「信息交流」。由於有些地方並沒有公車或大巴可以直接到達,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自由度相對較低,不能想停就停、說走就走,於是和其他背包客共同租一輛車出遊,即使價格稍高,但仍是具有吸引力的選項,有時甚至比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來得便宜。

 

  旅行信息的交換,是青旅的另一項優勢。來自大陸至於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彼此分享旅行和人生的寶貴經驗,很多時候,大家聊著聊著便約了一同外出用餐。當自己剛至一陌生的地方,與此同時,有人則正要從這個地方離開,青年旅舍成為我們與其他背包客交集的地方。從將離開的朋友們身上,我們可以得知當地旅行的實況,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P1030988-001   

青旅牆上的旅人創作

 

在青旅相遇各路英雄好漢

 

  會選擇青年旅舍入住的,大多是背包客,若深入認識這些朋友,他們過往的歷練總是讓人驚豔!目前為止,我在因為青旅,認識了來自大陸各地,以及匈牙利、澳洲、韓國等外國友人。

 

  特別是在喀什青旅同房的一位大哥,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哥家住甘肅張掖,十九歲騎著腳踏車離家後,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後來在西藏遇見了她的另一半,兩人在當地完婚。對這位大哥而言,他不能接受大多數人為了賺錢而失去自由的生活方式,他說:「這樣自由自在地多好哇!」

 

P1010718-001   

青旅牆上的旅人留言

 

  另外一位幾乎走遍大陸的湖北武漢姊姊,我與她是在大同青年旅舍相遇。這位姐姐好一段時間在上海的外商公司工作,去年在新疆旅遊勝地——喀那斯經營了一間咖啡廳,為旅人提供了一處歇腳的所在,據說咖啡廳周圍的風景十分怡人。她說未來除了旅遊季節回去經營咖啡廳外,其他時候就是旅行的日子。

 

  青年旅舍,已不單單是住宿休息的地方,旅人在這裡交換訊息、分享經驗,暢談人生與夢想。隨著一段段旅人間的相遇,一次又一次打破了自己舊有貫常的思維模式,從而體會到:生活,不是只有一種方式。在這裡,旅人來來去去,今天來了一群,明天走了一些,人與人間的關係時刻發生微妙的變化,不禁叩問自己:生命,又能夠留住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