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祝常悅 攝影/郭依婷 圖/來自網路

 

他生於鹽商巨賈之家,卻傳習母親善畫之稟賦;他早年仿古畫可以假亂真,卻自領一派、蚩聲藝壇;他出入佛門又崇儒敬孔,卻因政局驟變「獲罪」而不得回歸故里;他一生旅居全球數地,卻將這傳奇之靈長眠於陽明山麓。他是「大千畫派」的創始人,徐悲鴻口中「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他在臺灣的寓所便是座落於臺北至善路外雙溪畔的「摩耶精舍」。

 

IMG_7363   

「摩耶精舍」高懸於大門入口

 

談起「摩耶」之名的由來便不得不說說大千先生的佛門之緣。先生本名張正權,年及弱冠時因未婚妻不幸病逝又不滿父母安排的婚約而出家,於松江禪定寺為僧三月,逸琳法師取《長阿舍經》典故:「摩耶」一名為釋迦牟尼之母,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故法號「大千」。先生由此號中悟出:紛紜複雜的大千世界可包含在個人精誠專一、鍥而不捨的信念之間。從此便以張大千為名,別號「大千居士」。

 

敲開故居的院門,雙層四合院結構的粉牆建築配著典雅的中式庭院,淙淙的水聲和著細雨彈在竹窗篷上有節奏的滴答,好似鋪開一幅蜀地園林風韻十足的圖畫。先生本是四川內江人,九歲時隨姊從母習畫,1917年到東渡日本習織染,而立之年作品便已在世界巡展,亦曾在抗日戰火中遠赴敦煌臨摹以存壁畫,1949年因家人受政局迫害而離開中國大陸。大師傳奇一生、四處遊歷,旅經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國諸地,對居所卻十分考究,從四川「梅邨」、聖保羅的「八德園」、三藩市「可以居」和「環蓽盦」到臺北「摩耶精舍」,都由他親自設計,均極富園林之勝。

 

故居落成時先生已80歲高齡,當時的13位畫家同繪《富貴長春》圖掛於門廳以賀喬遷之喜。自古文人相輕,先生能得到眾多同仁的不吝讚譽足見他在藝術成就和個人德操上都不負大師之名。可惜因故居濕度過大,畫作只能擺放複製品,若想一睹名家真跡還要造訪故宮博物院的展館一飽眼福。

 

入口的右側是餐廳,穿過碩大的圓桌,正對面壁懸先生手書的「賓筵食帖」,即宴請嘉賓的菜單。先生既乃國畫大師又是出了名的美食家,當年中共訂下的三條「罪名」即為「愛吃、愛猿、愛花草」。在臺北居住的5年中,先生與摯友張群、張學良、王新衡四人組織「轉轉會」,各自輪流坐東,以食會友,乃生前最大樂趣之一。這個「轉轉會」實際上追憶了抗戰前先生在北平與溥心畬、齊白石等12位名家共主的「藝術沙龍,沙龍每週舉行活動,由會員輪流請賓府邸。聚會時大家賦詩作畫、鑒賞評論,以促進彼此間在藝術領域的借鑒和提高。後因時局動盪,活動被迫中斷,聚會時揮毫珠玉的墨寶也都不知散落何處。「食帖」對面的時鐘永遠凝固在三十年前先生去世的八點十五分,而故人們的音容笑貌,推杯換盞間的談笑風生卻仿佛在歲月的洗禮中日久彌新。

 

賓筵食帖   

餐廳內懸的「賓筵食帖」

 

退出餐廳左轉是大會客室。略顯昏暗的燈光下,一張張泛黃的相片裡躍動著許多身影:現代派大師畢卡索、與大千先生並稱「南張北溥」的溥心畬,以及蔣經國等政壇名客等等,先生睠懷疇曩的足跡漸漸清晰。

 

穿過會客廳則入大畫室,先生蠟像正在桌前揮毫作畫,身旁的猿猴標本將「黑猿轉世」的傳說敘述得栩栩如生。相傳母親曾氏在其降生前夜夢一位老翁托碩盤送一隻小猿入宅,故後改名「猨」,又同「爰」字。這段傳奇般的緣分使大師終生以戲猿為一大殊好。畫室四壁懸掛先生兄長照片和母親、老師的書畫作品。一幅出自張母之手的《耄耋圖》,白貓憨態可人,蝴蝶翩翩起舞,二物共寓「長壽」之意,筆觸間盡顯曾氏不凡的才氣,想必先生在繪畫上過人的天賦多半也得益於此。環顧四周,台架之上佈置著大大小小的奇岩怪石,皆是先生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寶貝」。奇石的千姿百態也正是先生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的最好寫照。

 

 大千先生畫黑猿  

黑猿轉世(張大千先生作)

 

緊鄰畫室的小會客室幾乎與窗外庭院的景致融為一體,此為張夫人接待女賓之所。牆上的字畫或者照片也多為親朋好友所贈。其中一幅出自先生孫女綿綿之手的「祖父像」極為特別,綿綿將先生的英文名字「Dai Chien」組織成簡單明快的線條,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先生的容貌,傳神中不失幾分童趣,頗有「大千畫派」的遺風。

 

步及庭院,一塊巨石映入眼簾。這是先生為自己親選的墓碑,上書「梅丘」二字,從加州的「環蓽盦」海運至臺灣。因先生最愛梅、松,尤贊梅花的「清雅之姿,堅忍之性」。若留心細觀「丘」字,可見兩橫之間短去一豎,只因先生避孔丘之諱。沿「影娥池」拾級而上,兩座竹木結構的涼亭緊鄰著外雙溪畔,分別命名為「分寒」、「翼然」。一取外雙溪分流處之地景,一合灑脫而豪氣幹雲之性情,亭柱上的對聯「獨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亦是大千先生揮毫之作。涼亭一側的盡頭名「考亭」,字同「烤」,即院中會友烤肉之所。所立石碑上繪有秦孝儀先生題字的「大千居士乞食圖」,一代大師能將如此邋遢陋態的肖像圖至於宅院,足見其幽默與氣魄。亭中的烤肉架乃張學良所贈,亭邊還擺放著舊時盛裝四川泡菜的陶甕,頗具生活氣息。此時,一聲高亢的鶴唳穿透鼓膜,原來是院東鳥園裡的灰鶴鳴啾。大師生前飼有兩隻灰鶴,分別取吉祥、長壽之意。據悉,其中一隻在先生離世不久後也隨之西去,餘下一隻獨守舊宅,高傲的唳音仿佛在呼喚遠去的同伴,又像是追憶昔日的主人。

 

梅丘  

梅丘

 

灰鶴  

灰鶴

 

大千居士乞食圖  

大千居士乞食圖

 

對於大千先生故居的保護和研究,故宮博物院的講解員坦然道:「我們為了盡可能維持故居原貌不受破壞而必須嚴格控管參觀人數。在研究和講解時,也儘量避免談論先生及其家人的隱私或傳聞,還大師安息之地一片淨土。」

 

大千先生   

張大千像

 

聞聽此言,仿佛看見一位老者立于溪畔,須鬢如雪;持杖遠眺,眼眸深邃。任微風輕拂他的長須,含笑不語,只留得身後千秋功過,更與何人說?

 

 

參觀資訊

故居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3422

溫馨提示:

1.參觀需提前七日預約,預約網址:http://www.npm.gov.tw/exh96/dai-chien/ch04.html

 2.紀念館及花園內不開放攝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