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柔安  圖/網路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是全球唯一由博物館專家組成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於194611月在法國巴黎成立。「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m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繆斯是希臘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神的通稱。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11屆協會會上,其將博物館正式定義為: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機構。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作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於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

 

〈圖一〉國際博物館協會標誌  

國際博物館協會標誌

 

    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就將每年的518訂為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從此,世界各國的博物館每年此時都會通過舉辦各種豐富有趣的活動來響應。設立國際博物館日旨在於號召世界各國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促進世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並從公眾能看見的角度與強調博物館作為服務與發展社會文化的角度出發,期盼博物館能在民眾心中占有重要的角色。

 

    而國際博物館協會從1992年起,開始每年訂出特定的主題,希望透過結合全世界博物館的力量,鼓勵民眾多多參觀、認識並親近博物館,如:2012年「處於世界變革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2011年「文化資產保存與記憶守護」、2010年「文化資產保存與社會和諧」、2009年「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等。

 

〈圖二〉2011年、2012年 宣傳海報  

2011年、2012 宣傳海報

 

    今年,2013年,主題是MuseumsMemory + Creativity=Social Change「博物館〈記憶 + 創意〉=社會變革」。這個主題強調博物館以創意的方式詮釋人類文明遺產,能夠對社會產生建設性的變革,並帶給社會改變的正面能量。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在社會扮演的角色都不盡相同,這幾年來博物館除了保存並展示豐富的歷史資產外,更結合創意,增加民眾參觀博物館的意願,這些,都能看出博物館仍一點一滴的在改變社會。

 

〈圖三〉2013年宣傳海報  

2013年宣傳海報

 

    世界各地響應國際博物館日的博物館非常多,博物館在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受到了各國政府的重視。博物館運用創意收藏並展示人類豐富的歷史遺產,固有的典藏、所須的創意以及觀眾發展之調和,是博物館試圖推展的改革,並堅信博物館之所在及實踐足以建設性地改變社會。

 

〈圖四〉世界各地活動海報  

世界各地活動海報


    同時,今年亦是台灣的文化部成立後,首次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以「瞑嘛開-518『創』『憶』博物館日」為主題,反映博物館的「記憶」與「創意」,藉此顯現臺灣社會變革的縮影及歷程,更整合串聯教育部及多所博物館舉辦相關系列活動來共同參與。

 

〈圖五〉瞑嘛開-518『創』『憶』博物館日  

瞑嘛開-518『創』『憶』博物館日

 

  另外,特展方面,由國立臺灣博物館揭開序幕,以創館年代排序,民眾彷彿走訪超過一世紀的臺灣文化長廊,從中了解及見證臺灣博物館發展之軌跡。這些活動,都是希望能讓民眾藉此對博物館空間及意象能有不同的體驗,重新認識及親近博物館。

 

〈圖六〉518創憶博物館特展  

518創憶博物館特展

 

2013國際博物館日網址:http://network.icom.museum/international-museum-day/

瞑嘛開-518『創』『憶』博物館日網址:http://www.518museumday.com.tw/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